李宁
重庆市合川区农田建设及农机服务中心,重庆 401520
摘要: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标准与创新、标准与管理深度融合,并相互促进,成为产业竞争和体系创新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阐述当前农田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然后提出相关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农田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田建设;标准管理;体系建设;措施分析
1开展农田建设管理相关技术标准研究的意义
其一,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村项目的建设管理较为粗放,在科学性、精准性、时效性上亟须提高。构建农田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田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其二,是对现行农田建设管理规章制度的有益补充。通过构建标准化体系,对管理制度中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细化和补充,或者以技术参数、规程、规则等形式对某些工作加以规范,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并为后续项目质量评定和效益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其三,是实现项目最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通过在技术上规范工程建设和管理行为,有利于加强投资控制,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推动农田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2当前农田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
2.1前期工作中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订
一是制订前期工作操作规程。主要是明确前期工作中选项立项基本程序、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库建设原则、建议书格式与纲目,框定投资范围与建设内容,明确工程布局、规格型号,准确定点定位。二是制订初步设计规程。明确勘测设计单位资质,明确初步设计纲目、深度要求,对设计内容、设计原则、设备选型比选方案要求,对技术参数及引用行业标准、概(预)算编制、取费标准、使用定额等作出统一要求,进行规范。三是提出制图规范。对现状图、规划图、竣工图、单项工程设计图等制图工作提出要求,统一图层、图色、图例的运用,强调图上符号与实地工程的一致性。
2.2项目实施中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订
一是制订招投标工作规程。明确招标投标范围、程序,参与投标单位资质要求,在程序报批、评标标准、招标及评标代理机构资质等方面予以规范。二是制订项目工程建设规范。明确合同文本格式要求,明确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环境条件要求、施工方法、材料质量要求、设施设备安装与维护等技术要求,明确工程施工进度要求等。三是制订工程质量监督规范。明确工程建设监理、检测单位等资质要求,建立工程质量监理规范,建立工程质量检测规程,突出工程质量控制,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四是制订文档管理规范。统一项目报批文档、施工监理文档、竣工验收文档的整理归档要求,对归档内容、保管时限、保管责任、档案信息化管理等进行规范,确保项目资料及时、准确、完整归档。
2.3验收监评中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订
一是制订上图入库规程。对上图入库程序、技术参数等进行规范,统一上图入库项目的范围、数据内容、数据结构、文件格式以及命名规则等要求,加强入库项目管理,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二是制订工程定点定位规范。工程定点定位管理是强化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制订工程定点定位规则,明确工程内容、定点定位命名规则及其经纬度,以及在规划图、竣工图中的工程标示方法,并对标志标牌与品牌化建设等提出要求和规范。三是制订竣工验收规程。明确工程审计单位资质、审计内容深度等要求;对竣工验收组织、验收内容、验收材料提出统一要求,进行规范;明确各级验收的职责等。四是制订绩效评价规范。一把尺子量到底,用标准统一各级各地评价工作。国家制订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明确了评价原则和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任务、内容)和权重,规定了评价工作程序和评价成果要求。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操作规程,制订地方评价规范或细则。
3推进标准体系研究和制订工作的相关措施
3.1提高对构建标准体系的认识
标准体系不是若干标准的简单集成,而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构建标准体系有利于更好发挥标准的整体效能。要组织力量对实际工作中需要制订或完善的标准、规范、规程等情况进行一次梳理,确定哪些是需要作为强制标准,哪些是需要作为推荐标准,哪些是作为团体标准,以及相互之间、与政策制度之间的衔接与支撑。
3.2加强与标准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
标准制订有明确的程序和要求,专业性较强,应加强与标准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纳入标准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取得经费支持和技术指导,加快标准编制进程,畅通标准出版渠道。
3.3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集中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梳理现有项目管理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和轻重缓急,按照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原则,确定标准体系建设内容,排出编制工作方案,加强标准化研究、制订,组织专家论证。
3.4加强经费支持保障
标准的制订需要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资料查证、专题座谈讨论和专家论证等过程,因此需要列入相关课题研究,安排必要的经费予以支持保障。
3.5强化标准贯彻实施
标准制订完成后,要及时开展验证和试用工作,不断加以完善。当标准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后,要加强宣传和组织培训,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要进行专项考核和激励,使其更好更快地应用于实践,指导和规范农田建设与管理工作。
3.6洪水合理调度
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不只是为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他还关乎抗洪防涝工作的有序进行。当有洪涝等情况出现时,若为小范围的洪水,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过水库储积设施就可以起到减缓流速的作用,防止洪水对中下游农田区域的冲击;若洪水范围较广,那应及时做好堤坝的防汛工作,确保水库的稳定安全以及周围村民的生命安全。其次,强化洪水调度工作的机能,以调度方案为基本行为准则,对目前河道的施工标准、抗洪能力进行综合的数据评估,并根据实际测洪情况对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规避防汛堤坝坍塌、决口的情况出现。最后,对可能出现的大范围洪水情况,还可以对蓄滞洪区的洪水应进行及时、合理的分洪调度工作,确保水利设计及人民群众的安全。
3.7引进先进的科学预测技术
新时代下,科学技术得到了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防洪抗旱的工作能力,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预测技术,来降低水利工程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例如:安装风险预警装置、通过对当前所掌握的防汛抗旱技术进行分析,提高对风险发生的预估能力等,这些手段的施行主要是依据微型遥测技术实现的,结合农田的灾害区域分布、蔓延速度以及蔓延范围的大小进行综合的预测评估,落实好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工作,强化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农田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田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通过构建标准化体系,对管理制度中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细化和补充,或者以技术参数、规程、规则等形式对某些工作加以规范,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并为后续项目质量评定和效益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党立斌,孙妍. 加快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新体制[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 No.199(01):23-26.
[2]陈浩. 关于推进新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 No.203(05):29-30.
[3]孙法军、王振泽、陈正、孙妍. 关于加强农田建设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 No.200(02):35-37.
[4]李岩. 水利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 中国科技投资, 2019, 000(01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