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   作者:关世云
[导读] 目的: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关世云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方法:抽选于本院住院治疗小儿患者共90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依据盲选抽签原则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住院期间分别实施基础护理、肢体语言沟通联合护理。结果:(1)护理效果:住院期间,观察组疗护配合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显著,P<0.05。(2)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高于对照组,且医患纠纷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措施,可在与患儿获得有效沟通后,引导患儿在积极配合治疗后,确保治疗实施效果,促进患儿恢复,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儿护理;肢体语言沟通;应用效果;满意度

        儿童患者是临床中主要患者群体之一,此类人群相较成年人身体多项机能尚处于发育阶段,故基础健康状况存在较多不足,为部分疾病类型高发人群,且以低龄儿童为主,而低龄儿童相较学龄后儿童,自身表达、理解能力构成上不足,从而在临床沟通方面存在较多不足,或可导致患儿在治疗不配合情况下,引发医患纠纷,故如何与小儿患者取得有效沟通,是临床护理实施主要研究热点之一[1] 。因此,为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于本院住院治疗小儿患者共90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依据盲选抽签原则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住院期间分别实施基础护理、肢体语言沟通联合护理。
        对照组,男/女,23/22例,年龄最大者9岁、最小者3素,中位年龄(6.15±1.19)岁;观察组,男/女,23/22例,年龄最大者9岁、最小者3.5岁,中位年龄(6.19±1.21)岁。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患儿均为住院治疗者,且年龄均≥3岁;(2)家属知情后,确认患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智力发育障碍者;(2)严重先天性疾病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1.2实验方法
        基础护理:即在患儿住院治疗期间依据临床治疗需求,予以患儿静脉穿刺、导管留置等治疗护理,期间需配合患儿临床护理需求实施针对性护理,并指导家属辅助护理,予以患儿临床喂养、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措施。
        肢体语言沟通:(1)肢体语言分析:即在护理实施前,组织护士组建护理小组在对小儿患者语言表达沟通形式进行分析后,为肢体语言沟通的实现奠定基础。(2)肢体语言沟通设定:即在护理实施前,先予以语言诱导,指导患儿掌握相关肢体语言内容,如在进行临床常规查体时,告知患儿当护士摸肚子时即为开始临床查体,并指导患儿积极用自身肢体语言向护士明确指出自身不适部位,如头部、耳朵、嘴巴或腹部等,待确认不适部位后,由护士在完成相关查体后,对不是原因进行后续分析。(3)护理实施:治疗护理实施是小儿患者主要护理难点,受静脉穿刺、局部注射等不适影响,患儿治疗配合度普遍较差,故需在家属辅助分散患儿注意力同时,由护士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予以患儿心理建设,以引导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实施,安全完成治疗[2-3] 。
1.3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评价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组间差异性对比由SPSS23.0统计学软件完成,若对比结果P<0.05且差异显著,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对比
        住院期间,观察组疗护配合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患者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其对于患儿疾病的治疗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但需在合理选择护理模式后,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研究结果表明:(1)护理效果:住院期间,观察组疗护配合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显著,P<0.05。(2)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高于对照组,且医患纠纷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
        临床研究指出,小儿患者受生理不适影响所致哭闹行为,可导致相关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故需在护理实施期间合理选择护理模式,以有效引导患儿配合治疗,减少哭闹行为。肢体语言是小儿患者表达自身感受的重要语言形式,可补足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故在护理实施中,通过肢体语言沟通的应用,可在积极与患儿取得有效沟通后,经护理引导实施后,提升患儿治疗配合度。
        综上所述,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措施,可在与患儿获得有效沟通后,引导患儿在积极配合治疗后,确保治疗实施效果,促进患儿恢复,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峥嵘. 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体化护理对小儿护理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1):176-179.  
[2] 李霞,宋晓燕,李雯雯. 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对患儿呼吸力学指标的改善[J]. 糖尿病天地,2021,18(5):263.
[3] 乔俊枝.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3):370-3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