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荣
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镇海兴村卫生室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价值。方法:纳入于本院就诊中风偏瘫康复期患者87例实施临床治疗研究,就诊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依据中心随机系统分组法设置对照组(n=44)、观察组(n=43),分别开展康复训练、针灸联合治疗。比较肢体活动能力改善效果及预后影响。结果:(1)肢体活动能力:就诊时肢体功能评分、步态、步速临床评估结果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3月时,观察组复评FMA评分(上、下肢)、步态及步速均提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效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组间差异性,观察组肢体障碍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可在有效纠正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同时,促进受损神经功能康复,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医针灸;中风偏瘫;肢体活动能力;临床效果
偏瘫是中风患者主要并发症状类型,以患侧面部机构功能、上下肢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影响患者临床预后康复质量的主要负面因素,需及时予以治疗措施予以纠正,缓解偏瘫所致负面影响。研究指出,中风偏瘫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可增加患者预后期间跌倒、坠床风险,增加其他严重不良预后风险,故积极纠正患者肢体功能,对其预后改善意义显著[1] 。因此,为分析中医针灸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价值,特开展研究,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于本院就诊中风偏瘫康复期患者87例实施临床治疗研究,就诊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依据中心随机系统分组法设置对照组(n=44)、观察组(n=43),分别开展康复训练、针灸联合治疗。
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37岁,平均(60.52±4.15)岁,中风病程(3.72±1.02)个月;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38岁,平均(61.03±4.21)岁,中风病程(3.75±1.05)个月。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中风者,康复期患者;(2)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原发肢体功能障碍者;(2)脱离研究者;(3)重度偏瘫者。
1.2方法
康复训练:即依据患者就诊时上肢、下肢运动功能,步速、步幅等测评结果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配合各类训练器械,引导患者接受各类主动训练、被动训练,以强化偏瘫肢体功能纠正效果。
针灸治疗:依据患者偏瘫侧上肢、下肢功能障碍表现,选择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曲池等穴位行针灸治疗,经消毒穴位穿刺点后取银质针取虚补实泻法行针,其后留针15~20min即可。
1.3观察指标
比较肢体活动能力改善效果及预后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数据资料组间差异性分析由SPSS25.0统计学软件完成,如统计结果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肢体活动能力对比
就诊时肢体功能评分、步态、步速临床评估结果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3月时,观察组复评FMA评分(上、下肢)、步态及步速均提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肢体活动能力:就诊时肢体功能评分、步态、步速临床评估结果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3月时,观察组复评FMA评分(上、下肢)、步态及步速均提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效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组间差异性,观察组肢体障碍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实施,可在主动、被动运动锻炼配合下经提升患者偏瘫侧上下肢肌肉功能、肌张力后,以提升肢体运动功能,但缺乏对患侧肢体运动神经功能的改善,故效果需在锻炼较长周期后显著体现。针灸治疗的实施,则可在依据患者中风后偏瘫进展基础上,经辨证取穴、针灸刺激相关经络后,经改善经络气血循环后积极调节运动神经功能,提升患侧肢体肌肉控制效果,使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提升[2-3] 。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可在有效纠正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同时,促进受损神经功能康复,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谢蕴卓. 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对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 海峡药学,2020,32(7):163-165.
[2] 陈廷渠. 中风后偏瘫患者经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的预后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217-218.
[3] 金迪,吕丹.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评价[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19(5):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