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技术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   作者:宫元元
[导读] 目的:查看针对慢性盆腔炎病人开展中药灌肠技术的临床效果

        宫元元
        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目的:查看针对慢性盆腔炎病人开展中药灌肠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中心的慢性盆腔炎病人进行总结,选取82例资料开展研究,时间控制在2019年11月~2021年1月内,通过奇偶分组,对照组以传统药物干预,予以观察组病例在上述基础上加以自制的灌肠液灌肠干预,概括临床诊疗数据等。结果:临床干预总有效人数以观察组居多,总有效率以对照组数据较低,住院时间较长的为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较短的为观察组,数据指标中均以观察组较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病人开展中药灌肠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提升了疾病的治愈率,促进病人尽早康复,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技术;临床效果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病发率,临床治愈率较低,该病的诊疗周期较长,临床多以阴道不规律出血、性交痛、腹部坠痛等为表现,若不及时进行诊疗干预会导致疾病恶化,中药灌肠技术的应用可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不良症状,缓解病人的不适感。本文对我中心的慢性盆腔炎病人进行总结,选取82例资料开展研究,查看针对慢性盆腔炎病人开展中药灌肠技术的临床效果,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对我中心的慢性盆腔炎病人进行总结,选取82例资料开展研究,时间控制在2019年11月~2021年1月内,通过奇偶分组,样本均为女性,对照组与观察组年龄对比见表即可,差异对比无意义,统计学不存在(P>0.05)。

        选入标准:各项功能正常;签署相关合同;无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与临床诊疗标准不符;交流存在障碍;精神异常;伴有其他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以传统药物干预,内容概述:
        本组资料给予甲硝唑药物诊疗,采取静脉输注的方式干预,剂量为100ml,每日1次,用药7日。
        予以观察组病例在上述基础上加以自制的灌肠液灌肠干预,内容概述:
        本组资料的传统用药方式与上述表述一致;随后给予中药灌肠液灌肠,主要由吴茱萸、香附、豆蔻、苍术、干姜、川芎、黑顺、小茴香、路路通、佛手、砂仁、艾叶、高良姜等成分构成,拟好灌肠的方剂并采用煎制灌肠液中药,液量100ml,温度控制在39-40度,灌肠液倒入灌肠袋中,取左侧卧位,挂灌肠袋于输液架上,液面高于肛门,小于30厘米,润滑导管后从肛门插入保留灌肠,开展持续性滴注,并尽量保留药液不溢出。每日1次,用药1周。
1.3观察指标
        查看病人的干预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并对病人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临床若不及时干预会导致病人出现月经失调、腹部下坠以及腰酸等不适感。现代医学指出[1],该病多是由于生殖系统感染所致,从而影响了病人的身体素质,降低了免疫力水平,临床多采取抗生素等药物进行干预。但干预后,病人多出现明显的复发情况,且复发率较高,导致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
        中医学指出,女性盆腔炎是由于机体正气虚弱、邪毒入侵,胞脉受损、外邪入侵。但受到病人机体素质的差异,邪毒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且疾病的临床症状则有轻重之分,所以,可出现慢性盆腔炎或是急性盆腔炎[2]。本组研究中,临床干预总有效人数以观察组居多,总有效率以对照组数据较低,住院时间较长的为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较短的为观察组,数据指标中均以观察组较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相关报告指出,西药采取抗生素干预后,病人的用药不良反应较多,且复发率较高,用药效果不理想[3]。本文则应用自制的灌肠液进行灌肠干预后,吴茱萸、香附等成分具有散寒止痛以及理气调中的效果,从而缓解病人的不良症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学者针对院内的病人进行分析,临床干预效果以干预组较好,不良症状以对照组较多,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4]。所以,采取传统西药加以中药灌肠治疗可有效提升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的复发次数,且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缩短了病人的诊疗周期,使其尽早恢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盆腔炎病人开展中药灌肠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提升了疾病的临床干预效果,保证了病人的康复效率,有效抑制了疾病的进展,且对病人的身体无不良影响,保证了临床诊疗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兵,张世强. 腹针、艾灸及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4):133-135.
[2] 童平平,罗慧南. 中药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2):115-117.
[3] 杨小青,王世敏. 艾柱隔盐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1,36(3):423-425.
[4] 黄卫玲,杨英,丘东娴,等. 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2020,39(4):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