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丹
浙江省岱山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316281
摘要:目的:探讨在盆腔炎患者治疗中,联合以甲硝唑+头孢曲松+多西环素药物展开治疗干预的价值,为医生以及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盆腔炎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人。对照组提供头孢曲松与多西环素,实验组则联合甲硝唑治疗,统计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炎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联合以甲硝唑、头孢曲松及多西环素展开治疗,可显著改善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改善其炎性指标,适宜深入推广与研究。
关键词:头孢曲松;盆腔炎;多西环素;临床效果;甲硝唑
盆腔炎是是临床上好发的妇科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该疾病主要是应受到外源性病原体感染所造成的,需尽早予以有效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症,提升患者的生活幸福感[1]。目前临床在治疗该病症患者时,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多西环素、头孢曲松等均为常见药物,但是长时间使用相同药物会增加患者耐药性,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甲硝唑是厌氧型抗菌药物,对于生殖系统疾病存在显著疗效。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联合不同药物对该病症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现展开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人。实验组32人,年龄30-48岁,平均年龄(40.35±5.45)岁,体重(BMI)20-24Kg/m2,平均体重(22.07±0.06)。对照组32人,年龄31-47岁,平均年龄为(39.56±4.15)岁,体重(BMI)20-24Kg/m2,平均体重(22.28±0.17)。对2组基础资料以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较小满足研究要求。
1.2纳入与排除
1.2.1纳入标准
(1)符合我国医学伦理学原则;(2)符合盆腔炎临床诊断标准;(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
1.2.2排出标准
(1)既往有精神病史者;(2)存在意识障碍者;(3)近期进行过盆腔炎治疗患者;(4)全身重要脏器损伤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提供头孢曲松(哈药集团制药总厂)与多西环素(武汉鼎信通药业有限公司)药物展开治疗,具体用药方法如下:①头孢曲松:将250mg的药物与100mL 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混合,经静脉注射方式治疗,1次/日;②多西环素:经口服方式用药,每次服用剂量是100mL,每日治疗1次。实验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入甲硝唑(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400mg,2次/日。2组均持续接受为期21d的治疗干预,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1.4观察指标
C-反应蛋白正常值在<10mg,成人白细胞正常水平为4-10×109/L。两组数值越接近正常值越好,详情见表1。
1.5统计学分析
3讨论
盆腔炎疾病大多发生与产后或者流产后,宫腔镜手术后感染、经期不注意个人卫生、附近器官炎症蔓延引起,严重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与生活质量,可以通过药物、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方法减轻症状[2-3]。盆腔炎按照症状分为慢性与急性,其中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腹坠痛症状,少数患者在性交或者过度疲劳之后,疼痛感会加剧,增加其不适感,并且由于盆腔淤血,会增加患者白带量与月经量。经临床妇科检查,可于子宫的一侧或双侧触摸到条索状物,并且伴有轻微的触痛感。而对于已出现输卵管积水症状者,则会触到囊性肿块。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治疗后各项炎症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炎症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甲硝唑药物通常被临床应用于抗厌氧菌感染疾病治疗中,其能够于无氧环境当中还原为氨基,进而得到显著抗厌氧菌的疗效,广泛被应用于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下呼吸道、软组织、骨关节等厌氧菌感染治疗中,有着显著效果[4]。而头孢曲松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在妇科炎性病症治疗中,起着显著疗效。多西环素对于革兰菌有着良好抑制效果,通过联合上述药物对盆腔炎患者展开治疗,既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多西环素、头孢曲松及甲硝唑药物联合应用于盆腔炎患者治疗中,所得疗效显著,值得在医学领域上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羽萍. 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的可行性分析[J]. 医药界, 2020, 000(007):P.1-1.
[2]鲁文华. 头孢曲松注射液联合多西环素片和甲硝唑片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019(055):335-336.
[3]伊碧霞, 朱敏, 徐海霞,等. 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0, 039(001):26-30.
[4]裴艳霞.头孢曲松、多西环素及甲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的疗效[J].西藏医药,2019,40(0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