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林
河北省张家口市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急诊科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取石保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病例样本来源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50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均25例。对照组患者为开腹保胆取石手术,研究组患者为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疗效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手术
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多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该术式可有效清除结石,其主要缺陷为手术创伤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机体恢复速度缓慢。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全新方案,关于其临床应用价值尚缺乏系统性评价分析[1]。本研究择取本院相关患者为分析样本,探究评价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病例样本来源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50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均25例。全部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无胆囊功能异常,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总结并分析两组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统计跨度范围为28-61岁,平均(44.72±2.63)岁,其中单发结石16例,多发结石9例。对照组男9例,女16例,年龄统计跨度范围为30-61岁,平均(44.89±2.74)岁,其中单发结石17例,多发结石8例,基础资料对比分析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开腹保胆取石手术,麻醉方案为全身麻醉,切口部位设置为患者上腹部,长度约2.5-3cm,将胆囊取出,常规切开胆囊,并吸出胆汁,使结石充分暴露。如患者为颗粒状结石,采用取石网篮辅助取石。如患者为泥沙样细小结石,采用负压吸引取石。如患者为大体积或嵌顿结石,采用顺行或逆行切除或胆囊减压等方式取石。完成取石操作后利用纤维胆道镜复查,如患者胆囊管通畅,无结石残留,胆囊管开口区域存在流向胆囊的胆汁,可将胆囊置入腹腔内,关闭患者腹腔。
研究组患者中为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麻醉方案为全身麻醉。切口设置于患者脐部下方,横向切口长度约1cm。置入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利用腹腔镜观察患者腹腔与盆腔,确定胆囊体积与位置,观察胆囊周边组织黏连情况。选择胆囊底距离肋缘下最近区域设置手术切口,长度约15mm,规范置入10mm套管针。腹腔镜辅助观察,钳夹胆囊底部,将胆囊提出至体外,将人工气腹排除。于切口上方常规缝合胆囊底部,将胆囊切开,切口大小应与结石大小相匹配。经由胆囊切口置入纤维胆道镜,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冲洗,并将胆汁吸出,使结石充分暴露。取石操作参照对照组方案,完成取石操作后利用纤维胆道镜复查,如患者胆囊管通畅,无结石残留,胆囊管开口区域存在流向胆囊的胆汁,可将胆囊置入腹腔内,常规冲洗腹腔,取出腹腔镜,关闭患者腹腔。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统计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2.2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研究组患者腹胀腹泻2例,总占比8.0%,对照组患者腹胀腹泻5例,肝外胆管损伤4例,总占比36.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胆囊结石属于胆石症范畴,多为黑色素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其临床表现与结石体积、结石位置及是否合并阻塞及炎症反应相关,大体积胆囊结石可导致上腹部不适感及嗳气等症状,如未能及时治疗可对胆囊黏膜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引发感染,继而导致急性胆囊炎。 临床治疗胆囊结石需彻底清除结石,消除梗阻,恢复引流通畅。常规胆囊结石治疗方案多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该术式可清除结石,避免复发,其主要缺陷为手术创伤面积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胆囊切除可对人体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保胆取石手术是全新的胆囊结石手术方案,可有效清除结石,并保留胆囊,进而改善预后效果。与开腹保胆取石手术相比,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切口面积小,术中失血量较少,利用腹腔镜辅助观察可清晰显示结石大小及结石类型,便于医师选择适宜的取石方案完成手术操作,且能够避免操作中损伤机体健康组织,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2]。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疗效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武树荣.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5):72-73.
[2]杨琳.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后临床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20(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