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610061
摘要:目的:探析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研究就诊的100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闭合复位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8%,对照组是76%,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首先需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以恢复患者口腔的咀嚼功能。
关键词:口腔颌面创伤骨折;临床治疗效果;咀嚼功能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速度的加快,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并发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腔颌面部位于人体头颅与颈部两者之间,血管极为丰富,因此在受伤后,愈合速度极快,但是骨折发生率也极高,患者在受伤后,碎片极易进入患者气管,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严重时,可造成患者窒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口腔颌面部骨折会造成患者的颌面部出现肿胀变形,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会按着面部出现永久性畸形,影响面部美观度。随机抽取救治的100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以探讨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二、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治疗的100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均符合《口腔颌面外科》中的诊断标准,且通过CT、X线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患者临床症状等确诊。患者以咬牙合紊乱、张口不同程度受限、面型不称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中男患者75例,女患者25例,患者年龄分布如下:5例患者年龄低于10岁,占5%,12例患者年龄在1O一20岁之间,占12%,35例患者在2l一3O岁之间,占35%,25例患者示3l一40岁,占25%,12例患者是41~50岁,占12%,8例患者示51—60岁,占8%,3例患者年龄超过60岁,占3%。骨折原因如下:52例患者交通事故伤,占52%,21例拳击伤,占21%,10例高空坠落伤,占10%,9例摔伤,占9%,8例其他,占8%。骨折类型如下:48例患者下颌骨骨折,占48%,10例上颌骨联合骨折,占10%,10例鼻眶筛区骨折,占10%,23例颧骨复合体骨折,占23%,7例上颌骨骨折,占9%,2例牙槽突骨折,占2%。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原因、骨折类型等资料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100例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探究活动。
2.2方法
患者一人院,医务人员即给予有效处理,以保证患者呼吸通道的通畅性,防止窒息的发生,为患者构建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患者所需的血容量与液体。等患者病情稳定后,能够承受手术时,可依据患者影像学资料对患者骨折部位、骨折线、移位程度与牙合骨折等情况进行确定,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血压、脉搏、意识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对照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固定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通过口内切口复位、半冠状切口复位、局部小切口复位等进行治疗,利用微型钛板固定、口颅颌绷带固定、颌间牵引固定等进行固定。
2.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与记录。
2.4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颌面部外观与张口度恢复正常,且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咀嚼功能正常,骨折线具备良好的对位,为显效;治疗后,患者颌面部外观与张口度基本恢复正常,且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咀嚼功能正常,但骨折线的对位情况不甚理想,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均不符合上述描述标准,为无效。
2.5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软件录入处理本文相关数据资料,计数资料通过率进行表示,开展卡方(X2)检验,以a=0.05为检验标准,P<0.05表示两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口腔颌面部属于人类面部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发挥维持患者牙齿正常的形态与咬合关系,但是受到其解剖特征特殊的影响,在外力压迫情况下,会大大损伤患者的骨组织,例如骨折、移位、缺损等。有文献资料指出: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的患者中,男女比例是3:1,与研究所抽选研究对象中的男女比例保持一致。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多集中在青壮年男性中,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中的男性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易出现激动、冲动、发怒、好奇等情绪,再加上保护与安全意识较弱,大大增加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的发生率。研究中,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多集中在2O~40岁的年龄段中,占60%。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部位与类型受到患者外力大小与骨折原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下颌部面积过大,多占患者面部的1/3,受到外力的影响,且外力撞击方向各不相同。因此,在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为主要骨折类型,且以交通事故伤为主要受伤原因。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在临床治疗中遵循积极抢救、有效复位、良好固定与功能锻炼尽早等原则J,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咬合关系的正常,确保患者面型的对称,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受到患者固定效果与复位情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在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多使用切口复位与闭合复位等方式进行治疗,切开复位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超过闭合复位,但是能够保证患者骨折部位碎骨清除的彻底性,修补患者的骨折缺损效果较为理想。
在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在短时间内确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环节,给予抗休克治疗,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注意轻重缓解与整体观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因为患者生命是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临床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抢救过程中,若是医务人员考虑不周,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并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患者普遍存在呼吸道梗塞、颅脑损伤与器官组织创伤严重,造成患者休克,因此在抢救中,以挽救患者生命为目的,不急于进行手术与X线检查。等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对患者口腔创伤进行治疗与有效处理,尽量进行早期有效处理,以保证患者器官功能的恢复,寻求患者的高度配合,杜绝局部观念。探究过程中接收的100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性显著(P<0.05)。与吴国荣等人的探究结果相差不大。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口腔颌面创伤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虽然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但是能够提高患者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稳定性,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尽量促使患者口腔咬合关系的正常,确保患者口腔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阳可强,罗萍,崔汝相.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