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俊
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 466001
摘要 目的 对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在我院肿瘤科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癌性发热患者30例,根据患者病情配制小柴胡汤,每日煎服1剂,分早晚服用,连续治疗14天,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力状况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小柴胡汤治疗后,无效的有3例,有效的有8例,显效的有19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 小柴胡汤对于治疗癌性发热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被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 小柴胡汤 癌性发热 中医治疗
癌性发热又称为肿瘤热,主要是肿瘤组织坏死或代谢产物吸收造成的,是一种非感染性的发热,在癌症晚期较容易出现[1]。当前癌性发热的主要西医治疗方式是使用物理降温、退烧药和激素类药物,这些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消化道会产生一定的损伤,而且有些癌症患者会存在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的情况,使用该些治疗方式会加重患者的消化道损伤。癌性发热通常为持续性的低热,通常为37.5℃~38.5℃,最高不超过39℃,偶有高热情况出现,无明确感染病灶[2]。长期处于癌性发热状态下,会造成患者精神不振、食欲不佳以及情绪不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是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使用小柴胡汤对癌性发热患者进行治疗,相关治疗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肿瘤科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癌性发热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43~82岁,平均年龄58.5±12.6岁;其中肺癌11例,胃癌3例,原发性肝癌6例,胰腺癌1例,结肠癌2例,乳腺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经相关检查符合癌症标准[3],且体温在37℃以上,持续发热时间在1周以上的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化验,不存在感染病灶的患者;因肿瘤抗原刺激导致白细胞升高,曾使用过抗生素治疗1周后发热情况未出现改善的患者;一般情况较稳定,体力状况分析≤3分的患者[4];内脏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对该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不属于癌性发热的患者;已经进行过相关治疗且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结果;内脏功能存在严重损害情况的患者;存在有可能影响观察指标情况的患者;孕妇、哺乳期、已进入癌症晚期的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或出现特殊生理变化的患者;无法坚持进行相关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小柴胡汤:党参15g、柴胡15g、黄芩15g、清半夏10g、甘草10g;
加抗肿瘤药物:浙贝母、半枝莲、夏枯草、薏苡仁、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鳖甲、山慈菇、莪术等;
若高热不退,热毒炽盛需加:生地黄、连翘、生石膏等;
若热扰心神,失眠需加:夜交藤、酸枣仁、远志等;
若大肠热盛,便秘需加:火麻仁、当归、大黄、肉苁蓉、郁李仁等;
若气阴两虚需加:百合、黄芪、五味子、麦冬等。
水煎400mL,每日煎服1剂,早晚口服,连续服用7天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力状况和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体温未降低或比治疗前更高,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未减轻或出现加重;
有效:患者体温降低至正常体温范围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减轻;
显效:患者体温降低至正常体温范围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2 结果
30例癌性发热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小柴胡汤治疗后,无效的有3例,有效的有8例,显效的有19例,总有效率为90%。
3 讨论
肿瘤发热有别于感染性发热,在中医中属于内伤发热[5]。小柴胡汤的药方是出自《伤寒论》,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6]。小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解表退热、升举阳气的作用,用于疏肝解郁时通常使用剂量为8~12g;用于解热退表时可大剂量使用,通常为15~30g;用于升举阳气时使用剂量要小,通常为3~5g[7,8]。在本研究中,患者如果存在情绪不佳,精神不振等情况,患者在服用小柴胡汤体温恢复到正常以后,应将柴胡的使用量改为8~10g,并坚持服用够2个疗程,患者的临床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
对于癌性发热的治疗,中西医各有其特色,西医治疗相对于中医治疗见效要更快,但是西医治疗容易复发,维持的时间也更短,还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中医治疗癌性发热却能维持较长时间,不易复发,产生副作用的概率更低,但是中医治疗的起效要比西医慢很多,所以在临床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用药。在治疗癌性发热时,如果西药控制效果不佳,或者患者对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难以耐受,则可以通过辨证施治的办法,使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的同时配以抗肿瘤药物,从而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滕钰浩,陶肖馨,章永红,等.癌性发热中医药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451-452.
[2] 郑秋惠,窦增娥,王法林.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30例[J].世界中医药,2010,5(5):3.
[3] 吕雪英,张晓深,杨云海,等.罗非昔布治疗癌性发热 21 例临床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04,19(2):70-71.
[4] 郭维,曹书立,秦志丰.恶性肿瘤发热治验4则[J].新中医,2011,43?(10):160-161.
[5] 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22.
[6] 李华.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癌症发热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8): 126-127.
[7] 申洁婷,吴煜,袁菊花,等.小柴胡汤临床治疗癌性发热点滴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9):192-193.
[8] 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编著.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