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洋1,王缘1,赵岚1,张仲凯2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发生的一起因食用玉米面酸汤子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可疑食物和患者呕吐物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起事件属于点源暴露,最短潜伏期 2小时30分, 最长潜伏期8h,潜伏期中值为3h。食用者玉米面酸汤子9人,均死亡,从吃剩的用于制作酸汤子的玉米面和1份胃内容物中均检出米酵菌酸。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含米酵菌酸的玉米面酸汤子所致,教育群众改变一次大量制作玉米面粉制品并贮存多日多次食用的习惯是防止玉米面制品中毒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米酵菌酸; 玉米面制品; 食物中毒
2020 年10 月 6 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食用玉米面酸汤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事件发生后,鸡西市和鸡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置,上报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食物中毒资料来自鸡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数据和现场调查总结报告。
1.2方法 通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工作,对鸡西市鸡东县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流行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食物中毒诊断参照 GB 1493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1]和 WS /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 兴农镇四海社区王某家位于鸡东县兴农镇四海社区,家中5人,包括王某夫妻2人和3个子女。家中有来客7人,为妻子的姐弟4人及其家属3人。10月5日早上8时左右,在家中为亲属送行共12人用餐,早餐以妻妹带来的自制酸汤子玉米面做成酸汤子为主食,饭后亲属自行离开。当日食用早餐的共有12人, 9人食用酸汤子, 3人未食用酸汤子。食用酸汤子的9人于10月5日10时左右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分别入住当地医院。10月6日凌晨4时出现首例死亡,至10月19日,食用酸汤子的9人全部死亡。
2.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2.2.1 时间分布 9 名患者发病时间: 首发病例于 10月 5日10时20分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后 7名患者发病时间集中于11时至12时;最后1名患者于16时发病。发病高峰时段集中在当日 10-11时。
2.2.2 空间分布 王某家12人,9名患者在家食用了酸汤子均发病,3名未食用者不发病,该起事件具有空间聚集性。
2.2.3 年龄和性别分布 患者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39岁, 平均年龄 60.8岁; 男 4人,女 5 人。
2.2.4 进食量与中毒情况分析 据对幸存者的回顾性调查,制作酸汤子的玉米面为农历年前制作,当时食用未出现异常,此后一直放置冰箱冷冻保存至此次制作。玉米面颜色呈土黄色,没有明显霉变特征和异味。中毒死亡的 9 人均进食1碗(约 200g )酸汤子面,全部中毒死亡。
2.3 现场卫生学调查 对就餐场所、食物制作环节进行调查发现: 食物制作、就餐场所均在王某家中,家庭卫生状况良好。王某家居住地近期无传染病及其他疾病流行。
2.4 临床表现与救治
2.4.1潜伏期 分别对病例的进食时间和症状出现时间进行 统计,最 短 潜 伏 期 为 2 h,最 长 潜 伏 期 为 13 h,潜 伏 期 中 值 为3 h。
2.4.2临床表现 有临床表现的 9 人中,早期全部出现头晕、恶心、 呕吐、腹胀、腹泄症状; 随即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惊厥、抽搐、休克、昏迷直至死亡。
2.4.3救治情况 中毒初期1名患者未住院在家中死亡;8名患者均为所在地县级医院抢救,主要是洗胃、催吐治疗,分别转至市和省级医院,除一名患者在转诊途中死亡外,其余转诊患者均在抢救过程中死亡。
2.5实验室检测情况
10月6日,鸡东县疾控中心到兴农镇四海社区王某家中对其共同食用的大酱、肉炒西兰花、香肠、烀苞米、烀面瓜、猪头肉、签子肉、米饭、糖蒜和用于制作酸汤子的玉米面以及一名患者的胃内容物进行了样品采集封存,将酸汤子面及1名患者的胃肠减压液送至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椰毒假单胞菌及米酵菌酸检验。当地公安部门对所有采集封存食物样品进行毒物快速检测,未检出亚硝酸盐和毒鼠强。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 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3]方法进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按照GB/T 5009.1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4]方法进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和米酵菌酸检验。结果从剩余的用于制作酸汤子的玉米粉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从玉米粉和患者胃肠减压液中均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毒素,毒素经提取、纯化、鉴定为米酵菌酸,且玉米粉中浓度高达330mg/kg。
3 讨 论
本次事件中,9 名中毒患者均有发病前进食玉米面酸汤子的食物史,患者具有相同临床表现,3名未进食该食物者未发现异常。综合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判定本事件是一起家庭自制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玉米面酸汤子引起的细菌毒素性食物中毒。
椰毒假单胞菌 (Pseu domonas cocovenenans)是 1960 年从印度尼西亚发酵食物 Tem pe bongk rek中毒样品中分离并命名的一种食物中毒菌 ,它主要产生两种毒素: 米酵菌酸 ( Bong kreki c acid , B A) 和毒黄素 ( Toxofl avin , TF)。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东北地区发生多起酵米面中毒事件,中毒死亡人数达到七百多人,平均病死率约为 38% 。1978年,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证实了臭米面食物中毒的病因与该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有关。1979年 我国酵米面中毒病因研究协作组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将其命名为酵米面黄杆 菌 (Flavoba terium f arinoformentans nov. sp . 1980)[5, 6] 。1984年,刘秀梅[7]首次报告了变质银耳中毒也是由该产毒菌引起。1987年孟昭赫等[8]将此中毒菌与从英国引进的椰毒假单胞菌进行了生理生化、血清学、产毒性能、DNA同源性等对比研究 ,证明这两种菌除生态学及侧金盏花醇分解不同外 ,其他特性基本相同 ,故建议命名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 Pseu domonas cocovenenans subsp . farinof ermentans 1987 ) ,简称椰酵假单胞菌,主要污染鲜银耳、酵米面、醋凉粉及马铃薯粉等食物,中毒的发病率较高,可达 96%,平均病 死率高达 41.8 %[9]。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黑龙江省未见椰毒假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近年来该菌产毒造成死亡的事件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区域尤其是云南、广东、广西等喜食米粉、米线等米等淀粉含量较高食物的省份。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菌在外界环境分布广泛,玉米面制品在粉碎、浸泡、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该细菌的污染。本次事件所用的玉米面在初次食用时未出现中毒反应,提示在玉米从开始浸泡到制成玉米面的过程中未出现大量细菌繁殖和产毒。因本次食用的玉米面保持时间较长,为早晨制作为酸汤子,怀疑为首次制作后未能及时冷冻储存或此次制作前室内放置时间过长(可能过夜),造成细菌大量产毒。但因实际操作人均已死亡,原因无法确证。此次中毒事件发生地群众有用玉米面制作酸汤子食用的习俗,并缺乏相关的食物储存知识,是造成本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的相关知识储备和判断能力也是该起事件在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重要原因。提示加强基层监管和调查处置人员能力,有效开展预防玉米面制品中毒宣传教育,改变一次大量制作玉米面制品长期贮存多次食用的习惯,是预防玉米面制品中毒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GB 14938-1994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S].
[2]WS/T 12-1996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
[3]GB /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S].
[4]GB/T 5009.1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S].
[5]酵米面中毒病因研究协作组.酵米面中毒病因的研究: 发现一种新的食物中毒菌k酵米面黄杆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0, 2( 2): 78-82[J]
[6]Meng ZH, Li ZP, Jin JX, et al. Studies on Fermented Corn Flour Poisoning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Bio Medi Environ Sci, 1988,1:101-104 [J]
[7] 刘秀梅,陈晓明,胡文娟等.变质银耳中毒病因的实验室研究.卫生研究, 1985,14(4):25-28 [J]
[8] 孟昭赫,苏翠华,李兆普等.酵米面黄杆菌与椰毒假单胞菌的对比研究.卫生研究,1987,16(6): 17-22[J]
[9] Favaloro EJ,Lippi G,Adcock AM.Preanalytical and postanalytical variables:the leading causes of diagnostic error in hemostasis.Semin Thromb Hemost,2008,37(7): 612-634.[J]
作者简介: 张洪洋,男, 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食源性疾病与食品安全工作应急工作。
通讯作者: 赵岚,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工作,Email: zhaolan75@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