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   作者:陈晓霞
[导读] 目的:探究在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时

        陈晓霞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在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时,选择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探究其临床可用性。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中我院收入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名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开展对照实验,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时,将综合气道护理应用于其中,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进行评估,探讨组间差异。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时,将无创双水平通气治疗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使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改善,而配合有效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和肺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气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密切的关联,而在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时,可见患者的气流组织状况较为严重,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病症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病情治疗时发现如果发展为肺心病或者肺性脑病,则会导致患者的死亡率提高,而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在这样的状况下受到极大的威胁[1]。本次研究选择无创双水平通气应用于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治疗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中我院收入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名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开展对照实验,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实验组内患者年龄区间值为64~82(72.6±5.1)岁,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16:14);对照组内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62~83(73.1±4.8)岁,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17:13)。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中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知晓本次研究中基本资料被调取可能性。
??排除标准:患者在入院时存在明显的脏器损伤或患者本身存在原发性脏器疾病;患者存在血液性疾病或肿瘤性疾病;患者自身或患者家属不同意本次实验开展;患者由于主观因素无法参加后续随访调查。
        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通过,医务人员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确认后,患者资料可进行对比,基本资料录入Excel表格,确认患者基本资料,可进行后续的对比工作(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护理,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为患者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给予患者常规的治疗,配合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综合气道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2.1 呼吸机护理
        在患者接受通气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指导面罩应该如何进行连接或者拆除,而患者在接受健康指导后,需要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确认,保障患者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够自行拆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氧合指数以及血液指标,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个体状况做出相应的评价,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鼓励通过这种方式改善患者的护理信心。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作出进一步的护理方案优化保障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由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同时在患者接受通气的治疗过程中,应当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
        1.2.2 排痰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排痰时,首先需要要求患者增加饮水量,稀释患者的痰液,采用有效的呼吸训练,要求患者保持坐位,并将双手放置于胸部、腹部患者需要快速缩唇进行呼气并经鼻吸气,在呼气时采用双手轻轻按压腹部。清醒患者在进行排痰时需要选择半卧位。选择振动排痰机对患者进行排痰排痰期调整为自动模式,叩击频率设置为20~25CPS,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分钟,患者每日治疗4次即可。
        1.2.3 综合气道护理
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护理人员需要尽量做好患者的机体功能改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肌肉张力和个体状况,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患者可以下床进行行走,医务人员需要辅助患者进行床旁活动,并且由康复医师为患者进行简单的运动指导患者每日需要接受简单的上下楼梯训练,为患者给予正确的呼吸引导,并告知患者应该如何锻炼自身的肺部功能,借此改善患者的胸廓和脊柱,通过这种方式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护理人员应当定期的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康复训练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需要及时对康复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完善,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患者的机体功能,避免出现长时间异常的情况。
1.3 评价标准
        在实验完成后,对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记录,主要包括:FVC(L)、FEV1(L)、FEV1/FVC(%)。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统计工作由研究组内相关统计人员进行患者最终结果,录入Excel表格由医务人员对数据进行确认,实验中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判断,以X2检验值进行统计学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记录,以T值进行检验,判断两组数据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务人员选择无创双水平通气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有助于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而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为了保障患者的通气质量,医护人员认为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支持,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康复护理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支持,能够通过这种护理方式转变患者对于病情的认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
        综上所述,在进行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时,将无创双水平通气治疗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使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改善,而配合有效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和肺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月谊,王秀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9):65-66.
[2]刘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9):2714-2716.
[3]刘琴凤,徐鹏.早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褥疮的预防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2):178-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