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麻醉后恢复室患者中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   作者:邓闻红
[导读] 目的:观察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麻醉后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邓闻红
        云南新昆华医院 云南 昆明 650301

        【摘要】目的:观察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麻醉后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4例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比对组,每组患者各82例,比对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低于比对组、麻醉恢复评分高于比对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比对组的21.95%,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麻醉后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极佳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麻醉恢复;效果
        手术操作最为关键、重要且必须的环节就是麻醉,患者经麻醉清醒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镇痛或镇静,因而麻醉消退过程中多见呕吐、恶心、低血氧症等并发症状[1],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此,本文选取164例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针对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麻醉后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4例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比对组,每组患者各82例,全部患者均行麻醉处理并签署我院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会批准认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4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5岁,年龄中位数(36.75±2.84)岁,普外科29例、妇科22例、神经科17例、其它14例,比对组,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5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2岁,年龄中位数(35.17±2.65)岁,普外科27例、妇科23例、神经科20例、其它12例,不同组别下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具显著可比性。
1.2方法
        对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变化情况,一旦发生恶性变化需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行针对性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包括:①成立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并经小组探讨方式确定护理方案并予以落实执行;②患者在进入麻醉恢复室后护理人员需使用《麻醉恢复评分量表》对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如遇患者评分偏低时需进行针对性护理以保障患者麻醉后恢复效果;③受麻醉药物、应激反应、术后疼痛等多方因素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找寻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疏导,提高患者康复信心和依从性;④最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适当饮食干预和睡眠干预,保障患者健康饮食和充足睡眠休息,更有益于病症康复,保障预后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检测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两项血压指标,使用《麻醉恢复评分量表》进行评分[2],分数与麻醉恢复效果呈正向相关性;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指标均采用SPSS25.0统计学行计算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不同组别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对比
        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低于比对组、麻醉恢复评分高于比对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不同组别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2例、心率异常1例、低血氧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比对组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5例、心率异常4例、躁动2例、低血氧症3例、意识障碍3例、寒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观察组低于比对组,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X2=10.289,P=0.001<0.05)。
3讨论
        麻醉后恢复室是对麻醉患者苏醒情况和各项生命指标恢复的观察病房,能够及时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状以致影响预后效果,常规护理下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偏长且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不够理想,而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有效连接治疗和护理两项内容,保障患者麻醉恢复的基础上,通过护理干预减少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3],不仅提高护理质量,也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比对组、麻醉恢复评分高于比对组,可以了解到,相比于常规护理来说,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可明显缩短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高麻醉恢复评分。
        综上文所述,麻醉后恢复室患者经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麻醉恢复效果,具有较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倩茹,曲青,聂玲,等.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中的应用效果[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2):180-181.
[2]王文丽.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7):179.
[3]蔡羽中,黎玉婵,陈丽华.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麻醉后恢复室患者中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0,6(24):103-104.
[4]张伟.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9):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