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   作者:朱月
[导读] 目的 分析观察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

        朱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患者划分为两组,均为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减轻心理负担,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护理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缺乏、早饱嗳气、上腹胀及上腹痛等症状,且经检查排除引发上述症状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综合征。与此同时,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多呈反复持续发作的状态,为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非常关键[1]。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究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且均于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此外,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传染性疾病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中,男、女比例为24:17,年龄分布为23岁至48岁,平均年龄为(37.82±1.52)岁。观察组41例中,男、女比例为25:16,年龄分布为24岁至49岁,平均年龄为(37.81±1.53)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的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科室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安全性的提升。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包括:
        (1)健康宣教干预。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发生机制、临床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等,耐心解释检查结果,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疾病认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在治疗期间,需提前告知患者相关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打消患者的内心疑虑,进一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2)饮食指导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为了使患者消化系统避免受到不良刺激,相关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纠正原有错误的饮食习惯,明确要求患者每餐定时定量,不得食用产气类、生冷、油炸及辛辣带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在用餐期间保持愉快的心情,以此促进消化腺体分泌,刺激消化道运动。
        (3)心理护理干预。相关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仔细倾听及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切实可行的心理疏导措施,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使患者从根源上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提倡患者自由活动,利用音乐疗法转移对自身疾病的过度关注,疏导患者负性心理,使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
        (4)消化功能训练指导干预。为了增强患者胃肠道及消化道功能,相关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开展自我意念放松训练,通过腹式呼吸、渐进式松弛肌肉方法,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每日训练2次,每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直至14d后逐渐增加训练量,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20分钟。
1.3判定标准
        根据消化道症状评分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别评估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其中,消化道症状评分量表评分、SDS评分、SAS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焦虑、抑郁症状越轻;SF-36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3-4]。
1.4统计学分析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率约占总消化疾病发生率的25%,且此类患者病情主要呈反复持续发作状态。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大多数学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底食物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内脏感觉过于敏感及胃肠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3]。与此同时,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为主,需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即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比如促胃肠动力药、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及镇静剂等。再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程相对绵长,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为了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则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
        本次提到的护理干预方法,主张秉持“以患者为本”的护理工作原则,根据致病因素,组织健康宣教活动,侧重干预患者的日常行为及生活,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本次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后,消化道症状评分、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减轻心理负担,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倩.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1):39-40.
[2]史纪芳.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系统症状的作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01):60+59.
[3]张娟,周上蕊.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138.
[4]董娜萍,康年松.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22):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