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雯
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目的:对综合医院实施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100例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作为此次评估对象(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以2019年12月为中心,以前(50例)未实施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以后(50例)给予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结果:实施后静脉输液工具选择、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果存在对比分析意义。结论: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效果显著,对提升静脉输液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综合医院;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临床效果
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对患者机体健康具有直接相关关系。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后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较高,对其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为更好的满足患者血管通路需求,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临床应将综合医院相关管理工作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2]。本文主要是对100例患者进行分析,表明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实施后可以显著抑制不良事件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100例患者资料,选取时间: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100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63例、37例;科室分布:急诊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妇产科、儿科分别为20例、15例、15例、14例、13例、13例、10例。平均年龄(39.49±1.08)岁(年龄区间5-75岁)。
1.2方法
(1)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建立全院静脉输液治疗网络组织,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其对导管置管等技能操作熟练程度。(2)具体工作落实:首先,静脉输液治疗小组需要结合医院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严密执行,组织每季度一次的集中培训,最佳培训时间为2-3小时左右,主要内容为护患沟通技巧、静脉输液治疗理论知识、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穿刺操作技能示范等。将相关内容纳入绩效考核,对不符合临床标准的进行再培训,进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其次,建立健全静脉输液治疗监督体系、会诊制度:明确相关操作规范内容,主要包括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微量注射泵技术、留置针穿刺技术、各种静脉输液导管相关维护等,结合治疗安全目标,建立静脉输液治疗的评价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后,进行静脉输液调查。分析一次性钢针、静脉输液港以及静脉留置针等1次静脉输液工具使用情况,加强并发症监测,制定专业知识调查表,随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纠正措施。
1.3观察指标
实施前后静脉输液工具选择(静脉留置针、一次性钢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输液港)、不良事件(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药物外渗)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100例患者资料均采用SPSS26.0进行处理。
2结果
2.1 静脉输液工具选择:实施后各指标状况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一:
表一 实施前后静脉输液工具选择对比
2.2 不良事件: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数据差异较大,表示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3讨论
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的实施,主要是结合医院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考核标准以及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提升管理质量[3]。该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以及操作规范等,不仅可以在合理的监督体系下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对实现静脉输液治疗的程序化、规范化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持续改进[4-5]。除此之外,该措施的实施可以不断优化静脉通路选择与使用,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准确性,进而有效抑制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机体健康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在综合医院中实施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抑制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提升静脉输液质量以及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等具有促进作用,各院可以进行积极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会芳,顾颖,赵亚群,等.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174-175.
[2]冯敏容,张萍.静脉治疗专业小组联合循环改进管理模式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4):4041-4044.
[3]谢洪泼,陈林艳,郑婉婷,等.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4):145,154
[4]杨柳.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在静脉输液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实践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3):503-504.
[5]程彩萍,刘晓芬,李华兴,等.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小组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实践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