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管理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2期6月   作者:李金玫
[导读] 针对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的效果进行全面监测,结合实际问题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从而促进血站机采室管理模式的优化调整。
        李金玫
        日照市中心血站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摘要:目的:针对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的效果进行全面监测,结合实际问题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从而促进血站机采室管理模式的优化调整。方法:针对本站机采室近两年内的器材、人员和空气进行细菌采样,将样本送达检测科室进行检测,以便获得消毒灭菌的整体效果。结果:经过两年的连续监测,总共获得了482份样本,其中器材、空气的监测达标率为100%,人员监测达标率为96.5%。结论:在对血站机采室进行消毒灭菌的过程中,最大难点就是对人员的卫生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和监测,这是因为人为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给消毒灭菌工作带来安全风险。鉴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采血人员的卫生管控,结合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风险,进一步将消毒灭菌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对策
所谓机采,就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血小板分离,以此获得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需要。[1]换句话说,机采就是对献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进行采集,而其他成分还留在患者的血液当中,作为成分献血的主要方式,机采不仅满足了临床治疗的实际需要,而且对于献血者的影响更小。相较于全血采集,机采所需的时间更长,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由于时间延长,导致安全风险的系数也相对较大。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的工作,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加强细菌监测和管理,争取在减少感染风险的同时,也能形成规范化的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管理体系,从而为推动我国成分献血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为此,本文通过对血站机采室的器材、人员和空气进行细菌采样,了解了消毒灭菌的整体效果,并阐述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本站机采室近两年内的器材、人员和空气进行细菌采样,器材主要就是机采室的治疗车,共采集了59份样本;主要针对采血人员的手部进行细菌采集,一次采集2—3人的细菌样本,共采集了67份样本;同时对机采室的空气进行采样,借助培养皿获得356份样本。
1.2方法
将采集的所有样本送达检测科室进行检测,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计算方法获得菌落数,从而明确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的整体效果。
2、结果
经过两年的连续监测,总共获得了482份样本,其中器材、空气的监测达标率为100%,人员监测达标率为96.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采血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站机采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献血方式,相较于全血采集,这种成分献血不仅能够减轻医疗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还能提高血液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避免了血液资源的浪费。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机采的用时相对较长,因此感染风险的系数也很大,如果没有做好血站机采室的消毒灭菌工作,很容易给献血者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加强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控制管理至关重要。[2]
自机采开展以来,我站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如下:(1)为了确保机采室的空气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空气消毒机的消毒灭菌工作,每天对空气消毒机进行早、中、晚3次消毒,并将消毒的时间、方法记录下来,以便结合监测情况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为提高空气卫生达标率提供可靠的保障。[3]此外,为了及时发现问题,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密切监测,每个月至少要对机采室的空气进行1—2次的细菌采样,通过有效的培养手段获得空气消毒灭菌的效果,从而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2)每天采血结束后,相关人员必须要用有效消毒剂对机采室的治疗车及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尤其是操作台面,应进行2—3次的彻底消毒灭菌。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对机采室的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利用专门的清洁工具对地面进行打扫,再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灭菌,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风险。(3)为了减少献血者自身携带的细菌,当献血者进入机采室前,应提供一次性鞋套,进入机采室后,采血人员应立即将其带领到指定区域内,以防止交叉感染。(4)采血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手部卫生的重视,在采血前、采血后做好手部的清洁和消毒,从而减少感染风险。
本次研究表明,经过两年的连续监测,总共获得了482份样本,其中器材、空气的监测达标率为100%,人员监测达标率为96.5%,说明了器材、空气的消毒灭菌效果良好,而采血人员的卫生管理还有待加强。在机采的过程中,采血人员的手部卫生直接影响着采血效果,同时也是决定感染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笔者对采血人员手部卫生不达标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总结:一方面,由于工作繁重,导致采血人员来不及对手部进行彻底消毒,有些采血人员是因为时间紧张,无法进行全面消毒,有些采血人员则是质量意识有待提高,忽视了手部卫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许多免洗消毒液的消毒灭菌时间有限,若长时间不进行更换,很容易降低消毒灭菌的效果,最终增加了细菌入侵的风险。鉴于此,血站机采室应从两个方面对人员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改进。首先,血站应根据工作强度安排合理数量的采血人员,争取在减少采血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也能确保人员手部卫生工作的落实。与此同时,管理者需要制定完善的手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六步洗手法”的基本要求,从而为强化人员手部卫生管理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为了增强采血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管理者还需要为采血人员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促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加强手部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从而促进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显著提升。其次,为采血人员提供多样性的洗手液,不具备免洗功能的还应配备速干机,以此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针对具备免洗功能的洗手液要及时更换,从而保证消毒灭菌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娜丽,杨竹兰,阮潜瑛,王世春,易中梅,李晨晨,范娅涵.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管理对策[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03):297-299.
[2]吴柳,杨竹兰,罗娟,等.医院常用按钮微生物污染的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8):2265-2268 .
[3]吴柳,罗娟,罗希,等.病房中不同空气消毒机动态消毒效果的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22):3166-3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