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2期6月   作者:冷宏梅
[导读] 对某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百例病患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冷宏梅
        乳山市人民医院  山东乳山 264500
        【摘要】目的:对某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百例病患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这段时间某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分成两组,研究者与对照组各五十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五十例病患行常规治疗,研究组的五十例病患给予内镜下药物喷洒方式开展治疗,在两组病患一百例全部治疗完成后,通过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的五十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研究组的五十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该结果充分说明了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某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百例病患临床治疗分析,说明了采用内镜下药物喷洒止血对其开展治疗,比行常规治疗的效果要明显,其能够有效对门静脉与脾静脉的血流量进行降低,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于临床实践的运用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方法;效果

由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黏膜病变,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道溃疡是肝硬化病患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以往被称为“腐烂性胃炎”、“充血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其组织学特点是黏膜和黏膜下的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和不规则,易破裂出血。晚期肝硬化病患因肝功能不全引起胃肠黏膜糜烂、溃疡,以致消化道出血,称为肝性胃肠功能衰竭。此外,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障碍等也可导致消化道出血,而且出血后不易止住,常威胁到病患的生命。肝硬化病患多伴有凝血系统障碍和出血倾向,因此一旦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往往难以止住,很多肝硬化晚期病患存在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基于此,本文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这段时间某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分成两组,研究者与对照组各五十例,经过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对其治疗效果会存在不同,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这段时间某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治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分成两组,研究者与对照组各五十例,所有病患对该研究都知情。研究对象中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在三十四到六十九之间,该组病患的患病时间为4.8年到9.8年。其中有二十四例病患属于首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另外二十六例病患出现的出血次数≥两次,其出血量统计为500到2000ml之间。研究对象中的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在三十五到六十八之间,该组病患的患病时间为4.1年到9.6年。其中二十六例病患首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问题,另外二十四例病患出现的出血次数≥两次,其出血量统计为500到1900ml之间。两组研究对象的病患在各要求领域都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主要表现为: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均给予禁食、卧床休息、保肝、止血及输血等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贫血严重者,酌情输浓缩红细胞,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局部止血,必要时可吸氧。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以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进行药物止血治疗,采用西咪替丁抑酸。
1.2.2 研究组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药物治疗。具体表现为:给予病患在内镜下药物喷洒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表现为:药物的组成主要为:10mg普萘洛尔、6mg去甲肾上腺素、2g云南白药以及高渗盐水等,首先通过内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对出血部位采用大剂量喷洒的方式,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静注生长抑素(6mg)和垂体后叶素(0.25mg),再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病患奥美拉唑(40mg)加0.9%氯化钠,进行止血,2次/日,疗程为3d。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病患24h内未发生出血,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有效:24~72h内未发生出血,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72h继续出血或止血后再次出血,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14/50),包括恶心呕吐6例,腹泻4例,胀气2例,腹痛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其中恶心呕吐2例,胀气1例,腹泻1例;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药物保守治疗为目前临床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主要治疗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患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处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围,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病死率较高。并且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者会导致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凝血酶原的合成,造成血小板数量的急剧减少,出现脾功能亢进,导致大出血,严重者可休克,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随着紧急内镜检查在临床的普遍应用,临床对出血病因的诊断率已经高达87.2%。通过早期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性质,并在对病患进行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及时通过急诊内镜检查方式,能够有效明确病患出血的病因,通过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止血,从而促进病患的康复。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胀气以及腹痛等。
通过上述对某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百例病患临床治疗分析,说明了采用内镜下药物喷洒止血对其开展治疗,比行常规治疗的效果要明显,其能够有效对门静脉与脾静脉的血流量进行降低,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于临床实践的运用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但由于该方法没能从根本上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患,远期仍存在较高的出血率。
参考文献
[1]韩晶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6)
[2]韩玉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0)
[3]李雪媛.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