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准确率研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2期6月   作者:李中星 祝友红 易霜霜
[导读] 探析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脊柱外伤患者准确率。方
        李中星   祝友红  易霜霜
        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李【摘要】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脊柱外伤患者准确率。方法:98例脊柱外伤患者为样本,时间2018年3月-2020年3月,均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准确率。结果:经多层螺旋CT诊断,检出11例前柱骨折、15例中柱骨折、18例后柱骨折、54例爆裂型骨折;98例样本中,43例并发椎管狭窄、16例并发椎管内碎骨、9例伴脊髓内血肿。结论:脊柱外伤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可多角度清晰观察损伤部位、病变形态,进而确定疾病分型,指导后续治疗。
        李【关键词】脊柱外伤;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准确率

受外力冲击影响,脊柱外伤发病风险逐年增加,严重者出现脊柱骨折断裂,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脊柱在人体内具有支撑躯体的重要生理职能,遭遇外力伤害后,可致脊柱骨、韧带、关节等部位出现脱位、骨折,常见病理类型为椎间隙变窄、旋转损伤、压缩骨折,需及时诊治,明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进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1]。近年来,多层螺旋CT技术用于脊柱外伤诊断中,可提升扫描速度与准确性,通过重建三维图像,可辅助医师观察脊柱损伤位置,了解解剖结构变化。此外,多层螺旋CT属于无创检查,对患者损伤小,可指导脊柱外伤患者后续治疗。本文选取98例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诊脊柱外伤患者探究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98例脊柱外伤患者为样本,时间2018年3月-2020年3月,57例男性、41例女性,年龄25-56岁,均值(30.69±1.35)岁,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比98例脊柱外伤患者资料,P>0.05。
1.2检查方法
诊断仪器选取德国西门子Perspective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检查前嘱咐患者仰卧位,标定扫描面,调节扫描架高度。设置电压130千伏、电流100-200毫安、层厚1-2毫米、重建间距1-1.5、螺距1-1.5。扫描患者损伤部位,重建处理图像。
1.3统计学研究
软件SPSS 21.0计算脊柱损伤患者各项资料,%、±s记录脊柱损伤患者计数、计量指标,X2或t检验。P<0.05,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经多层螺旋CT诊断,检出11例前柱骨折、15例中柱骨折、18例后柱骨折、54例爆裂型骨折,如表1。98例样本中,43例并发椎管狭窄、16例并发椎管内碎骨、9例伴脊髓内血肿。CT轴位检查健康脊柱时,可见脊柱断面呈圆形,且骨皮质完整,椎间盘密度均匀,而脊柱遭受外力损伤后,病理类型较多,且骨折类型不同,CT下呈现状态不同。本文选入样本中,爆裂型骨折患者占比55.10%,主要承受轴向力,且存在屈曲旋转,同时可见,椎体后缘高度减少、椎弓根距离增加。


表1 脊柱外伤诊断结果分析表(n,%)
外伤分型    前柱骨折    中柱骨折    后柱骨折    爆裂型骨折
n    11    15    18    54
占比    11.22    15.31    18.37    55.10
3 讨论
发生脊柱损伤后,患者多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病情严重者,可丧失部分神经功能。一般而言,脊髓震荡者,神经损伤时间较短,而挫伤者受出血压迫影响,可增加神经损伤持续时间,如脊柱断裂、撕裂等严重损伤者,可并发瘫痪。脊柱损伤高发于脊椎C4-C5处,可引发四肢瘫痪,甚至造成呼吸麻痹,导致猝死;若发生于C6-C7处,可引发四肢麻痹;若发生胸椎T11-T12损伤,可影响下肢肌肉功能。脊柱在人体内具有支撑躯体的重要职能,且人体很多重要神经分布在脊柱周围,若发生脊柱损伤,极易并发其他疾病[2]。脊柱外伤若累及颈部,可致颈椎错位,压迫动脉,引发脑供血不足;若累及颈丛神经,可影响肩膀、上肢神经支配,出现感觉、运动障碍;若累及胸部,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脊柱外伤危险性较高,需及时诊治。
目前临床多采取影像学技术诊断脊柱损伤,常规诊断方案为X线检查,仅能提供二维图像,漏诊、误诊风险较高。随着医学诊疗技术不断成熟,多层螺旋CT技术逐渐用于脊柱损伤患者诊断中,能够重建三维图像,清晰显示脊柱受伤情况,有利于医师观察脊柱形态与旋转程度,开展后续诊疗。此外,采取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技术损伤,可明确脊柱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与狭窄程度等情况,进而辅助医师尽早发现隐藏病变,确定针对性治疗方案[3]。结合本文数据分析,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检出11例前柱骨折、15例中柱骨折、18例后柱骨折、54例爆裂型骨折,为主治医师提供了准确分型信息,可指导后续治疗。分析原因可致,多层螺旋CT检查,扫描层薄、检查时间短,诊治优势较大。但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时,扫描与切面平行骨折,难以清晰损伤局部病情,因此需结合患者病情开展相关检查,以提升检出准确性[4]。
综上所述,采取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脊柱骨折,可在短时间内获取清晰图像与精确数据,且无创性检查,患者依从性较高,有利于指导后续治疗,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晓华. X线平片技术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的疗效差异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004(010):P.111-112.
[2]张云霈, 王敏珉. X线平片技术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的效果差异[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13(15).
[3]温贺龙、邹玉坚、王刚、李建伟.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与DR影像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v.4(22):119-121.
[4]梁土焕, 杨万就, 丘媚,等. 16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 028(008):1789-17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