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邱梅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 201501
【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时间范围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手段划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就两个组别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SAS评分(27.7±5.4)分、SDS评分(34.2±6.1)分,对照组(58.1±6.2)分、(63.2±7.2)分,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8.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83.9±11.1)分、合理用药(74.1±8.7)分、饮食控制(73.8±7.4)分、社会功能(80.2±11.4)分,对照组(73.3±7.4)分、(42.5±7.9)分、(47.1±6.1)分、(63.1±8.0)分,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老年冠心病;护理效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基础疾病的影响下,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在加上他们存在一定的视力、听力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无疑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护理的难度[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收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与个性化护理干预,下述开展系统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时间范围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手段划分成两个组别,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得到光状动脉造影确诊。研究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最小年龄61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69.1±5.6)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6±1.9)年。对照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69.3±5.4)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4±2.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开展常规入院健康教育、遵医嘱用药、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具体而言:
(1)常规护理,同对照组。(2)健康评估。患者入院后,对其健康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生活习惯等开展系统综合的评估,为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有利依据。(3)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存在情绪急躁、自尊心强、多疑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积极主动与老年患者开展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切实掌握患者的内心感受、想法,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提高对疾病的有效认识,说明负面情绪对疾病恢复的影响,使患者树立起良好的心态配合护理治疗。(4)行为护理。对患者日常行为活动予以科学指导,诸如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运动及戒烟戒酒等。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老年患者改善心肌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且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促进心理状态的调节。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100例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合理用药、饮食控制、社会功能),将全面研究得到的数据通过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其中,SAS评分、SDS评分采取SAS(焦虑自评表)、SDS(抑郁评分表)开展评定;护理满意度为院内自制问答卷,用以评定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水平的评价,满分为100分,其中,十分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生活质量应用简易生活治疗表开展评定,满分为100分[2]。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3.00统计学工具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组、对照组相互之间数据比较经由卡方检验,倘若P不足0.05,则提示着研究所得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100例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27.7±5.4)分、SDS评分(34.2±6.1)分,对照组(58.1±6.2)分、(63.2±7.2)分,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100例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50 65.7±7.2 27.7±5.4 73.5±8.1 34.2±6.1
对照组 50 64.5±7.1 58.1±6.2 74.1±8.3 63.2±7.2
t值 - 0.46 12.39 0.51 12.57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10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8.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10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冠心病是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心脏病住院、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老年人往往会通常身患多项病症,需要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极易引发药物相互间的反应、作用,致使机体脏器生理功能进一步衰退,特别是肝肾功能的衰退,导致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等有别于其他人群。伴随人们对冠心病发病机制认识的逐步加深,一系列询证医学证据推出,及医疗技术、药物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冠心病诊疗逐步规范,患者病死率得以一定降低,生活质量实现了长足改善[3]。然而传统护理对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缺乏有效重视,对患者治疗、康复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本次研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依托综合的健康评估有效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个性化护理奠定基础;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来环节患者负面情绪,提高配合护理治疗的积极性,使患者减轻思想负担的同时消除紧张状态;借助行为护理,科学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患者生活逐步朝合理化、规律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4]。本次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SAS评分(27.7±5.4)分、SDS评分(34.2±6.1)分,对照组(58.1±6.2)分、(63.2±7.2)分,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8.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83.9±11.1)分、合理用药(74.1±8.7)分、饮食控制(73.8±7.4)分、社会功能(80.2±11.4)分,对照组(73.3±7.4)分、(42.5±7.9)分、(47.1±6.1)分、(63.1±8.0)分,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李继兰等[5] 王满平[6] 报道结果基本相符。
总而言之,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可观,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韩莉.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162-163.
[2]张玉.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09(4):494-496.
[3]朱晓敏,黄瑾,归燕华,等.个性化护理加人性化细节照护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诊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当代护士旬刊,2016,13(11):112-114.
[4]解会敏,孙宇婷,王洁伟,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01):129-130.
[5]李继兰,候玉香.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5(04):170-171.
[6]王满平.冠心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