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再 谈“痣”恐“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2期   作者:龙宇
[导读] 随着电影《非诚勿扰2》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恶性黑色素瘤。
        龙宇
        四川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中心主治医师  610042
        随着电影《非诚勿扰2》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恶性黑色素瘤。近年来,我国的黑色素瘤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增长率约为3%-5%,据统计2005-2017年比1990-2005年,发病率增长了10倍。中国黑色素瘤每年死亡患者多达3800例,占所以亚洲患者的1/3,居亚洲首位。门诊经常有患者朋友咨询他们身上的痣要不要祛掉。甚至有人一提到痣就联想到恶性黑色素瘤,他们很害怕,打算把身上的所有的痣都切掉。其实每个人的身上多少都有些痣。正常人体表平均有色素痣15-20颗,有大有小,有的平有的高,有的长毛,有的是黑色、蓝色或者褐色等。一般人的痣很常见,不可能都切掉,毕竟会成为黑色素瘤的还是是少数。
        很多朋友都很害怕自己的痣会变成恶性黑素色瘤,那么我们谈一下什么是恶性黑素色瘤。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黑色素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皮肤、肢端、黏膜、眼脉络膜等部位。
        我们黄种人黑色素瘤的常见亚型和白种人不太一样。首先,黄种人高发于青壮年,而白种人多是老年人。其次, 白种人喜欢晒太阳,以晒成小麦肤色为美,白种人的黑色素瘤主要在发生在躯干,多是由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造成的,尤其是儿童期的紫外线暴露,会大大提高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全球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而我们黄种人主要以肢端及黏膜为主:比如有的黑色素瘤主要长在手掌、脚掌等四肢的末端,称为肢端型黑色素瘤。还有部分病人的黑色素瘤长在口腔、鼻腔黏膜、肛肠、外阴等,这是黏膜型黑色素瘤。那么我们普通人怎样预防黑痣恶变?一是防摩擦或者刺激,比如我们裤腰、袖口以及领口处、足底、足背、足趾、甲床下、眼睑、口腔粘膜等容易摩擦的地方的痣要尽量减少其摩擦,这些地方的痣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在生活中也有人用鸡眼膏、祛痣膏点痣,还有人自己拿小刀子割痣,或拿绳勒、针挑、盐腌、火烧等处理痣,这些都是不对的处理方式,容易引起痣的恶变。二是防暴晒,虽然皮肤型恶性黑色素瘤在黄种人群中不多见,但是大家户外活动时也不能忽视防晒;三是要注意观察自己身上的痣,需要仔细观察。那么普通人怎么观察呢?我们黑痣恶变可用ABCDE鉴别法来观察:A是非对称,如果黑痣是圆的且边缘整齐就比较安全,如果痣左右或上下不对称,就要提高警惕。B是边缘不规则,黑痣边缘出现毛边要小心了。C是颜色不均匀、变色。良性痣的颜色均一,而黑色素瘤的颜色常常深浅不一,甚至可以出现蓝、灰、白、红色。

D是直径较大,一般认为小于6毫米的痣比较安全,大于6毫米的痣要注意了。E是发展变化,指上述ABCD的情况不断发展。我们可通过ABCDE原则观察痣是否可能为黑色素瘤。
        那么去痣用哪种方法好呢?当然是手术切除比激光去除更好,去痣最好不要用激光,更不要用什么带有腐蚀作用的祛痣膏、鸡眼膏之类的。如果要祛痣最好先到皮肤科看清楚,通过皮肤镜、皮肤CT看清楚痣的情况。如果初步评估没有恶性风险,可以激光点痣,做个手术完整地切掉痣才更为保险。而且手术切掉的标本千万不要随意丢掉。建议都做病理,最终病理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
        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黄种人不像白种人高,属于少见病,在我国知识普及不如一些肺癌、肠癌、乳腺癌等常见的恶性肿瘤。所以大众了解程度不高,黑色素瘤其恶性程度极高,在一二期时完全可以轻松治愈,而一旦达到三四期,治疗相对困难时。在中国,黑色素瘤通常发现得比较晚,常是到了中晚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了才就医,因此治疗效果不太好。
        那么如果不幸发现恶性黑色素瘤后怎么治疗呢?对早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而言,只要发现得早,恶性黑色素瘤是可以被治愈的。外科手术切除是最有可能根治疾病的治疗方法。但是外科手术一定要范围合深度足够,所以大家一般要选择专业的医院。对于晚期患者来说,也不是意味着被判了死刑。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时代,很多中晚期患者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帮助下得以延长生存期。与恶性黑色素瘤密切相关的基因靶点是BRAF、C-KIT和NRAS突变。部分靶向药物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免疫治疗也是一个最新的治疗手段,其中最著名事件是2015年被确诊患有晚期恶性黑色素瘤且已发生脑转移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经过4个月的PD-1抗体治疗后,脑部肿瘤消失。当然具体的治疗,需要到专业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
         总之,身上有痣不可怕,不要刺激身上的痣。如果发现可疑的痣要尽早就医。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在早诊断的基础上,强调的是规范的治疗。希望我的科普分享能让大家不再谈“痣”恐“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