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延军
深圳市干部人才健康管理中心(深圳市人才研修院) 广东省深圳市 428055
【摘要】目的: 探究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临床借鉴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笔者单位10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期选取100例甲亢患者为参考对象,予以血清检验,分析指标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ALP、TBA、ALT等指标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FT3、FT4、TSH水平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指标改变,可客观反馈患者肝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重要参数。
【关键词】甲亢性肝病;血清检验;诊断;肝功能
甲亢为临床内分泌系统常见病,疾病潜伏周期较长,随着疾病进展,易损害机体脏腑功能,以甲亢性肝病较为常见,临床根据难度较大,预后较差,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1]。甲亢性肝病临床特异性表现较低,因疾病早期隐匿性较强,易导致肝功能实质性损伤,是导致不良预后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学者针对甲亢性肝病多建议采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案,以生化检验、疾病特征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清检测为主,选取合适诊断方案为临床疾病早期筛查重要举措[2]。现研究笔者特针对血清检验技术于甲亢性肝病有效性进行探讨,旨在选取安全高效的诊断措施,为临床早期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经验借鉴,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0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48例,年龄24-72岁,均龄(41.68±2.54)岁;同期选取100例甲亢患者为参考对象,其中男性51例,女49例,年龄23-70岁,均龄(41.71±2.52)岁;针对2组患者上述资料做统计比对,差异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采用罗氏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及配套试剂,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10ml为样本,放置于抗凝试管内,于3000r/min离心速度下操作10min,取上层血清进行检测,借助全自动检验仪,采用连续检测法分析碱性磷酸酶(ALP)、循环酶速率法分析胆汁酸(TBA)、速率法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查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主要指标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
1.3评价标准
ALP正常参数40-125μmol/L,TBA正常参数0-12μmol/L,ALT正常参数0-40U/L;FT3正常参数2.0-6.6pmol/L;FT4正常参数10.4-26.0pmol/L;TSH正常参数0.3-5.0mU/L。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校验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描述,配对样本t检验,将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标准值。
2、结果
2.1 2组患者血清检测指标统计
观察组患者ALP、TBA、ALT等指标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甲亢发生与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高度关联性,因机体代谢亢奋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以进食次数增多、心悸、出汗、体质量持续降低为特异性表现,与机体氧化还原反应、新陈代谢因素具有高度关联,临床以甲状腺功能检测作为甲亢诊断金标准,因疾病隐匿性较强,随疾病进展,易累及多器官功能,诱发甲亢并发症,以甲亢性肝病较为常见。肝脏作为机体主要代谢功能,器质性病变易导致脏腑功能衰竭,具有较高死亡率,开展早期诊断、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尤为重要[3]。本研究笔者针对甲亢性肝病患者采用血清检验的方式,因患者肝脏功能降低,肝脏细胞耗氧量增加,易导致肝细胞缺氧、营养不良,继发组织坏死,通过血清检验,可快速评估肝脏损伤程度,评估患者肝功能,有效明确合并症发生情况,可作为早期疾病筛查及预后疗效评估重要参数,临床运用可借鉴价值较高[4-5]。经研究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ALP、TBA、ALT等指标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FT3、FT4、TSH水平高于参考组,指标差异显著,临床借鉴性高。
综上,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指标改变,可客观反馈患者肝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重要参数。
参考文献:
[1] 张家文,黄群,范胜. 血清检验指标改变对甲亢性肝病患者的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 保健文汇,2020(32):191-192.
[2] 刘海霞,周爱芳.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7):111-112.
[3] 孙承谋,朱玲娜,李智琼,等.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1):105-106.
[4] 康志锦. 分析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7):151,157.
[5] 魏萍.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在疾病判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