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兰州市红古区华龙街道复兴东社区卫生服务站 730084
摘 要:目的:分析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采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病例样本为院内就诊58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患者,研究时间跨度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案分组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样本均29例。对照组患者为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为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VAS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采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妇科千金胶囊;盆腔炎性疾病;疼痛
盆腔炎性疾病属于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相关疾病,如未能有效治疗干预可导致内生殖器感染,并可诱发结缔组织黏连及增厚,形成大量瘢痕组织,引发相关后遗症。疼痛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常规治疗方案多采用镇痛抗炎类西药干预,此类药物可短期缓解疼痛,复发率较高,且极易诱发各类不良反应[1]。妇科千金胶囊为中药制剂,其主要功效为化瘀理气,除湿清热,本研究择取本院患者为分析样本,探究评价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病例样本为院内就诊58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患者,研究时间跨度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案分组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样本均29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骶部疼痛、下腹部疼痛、月经不调、带下量多等,妇科中西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诊断标准,无药物过敏,自愿参与研究。总结分析两组各项基线资料,研究组年龄中位统计值(32.75±2.69)岁,病程中位数统计值(15.42±2.83)个月,对照组年龄中位统计值(32.83±2.75)岁,病程中位数统计值(15.57±2.94)个月,基线临床资料对照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西药治疗,每日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2次,单次用药剂量为100ml,每日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次,单次用药剂量为100ml,共治疗14d。
研究组患者参照对照组治疗方案,加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每日口服3次,单次用药剂量为0.8g,共用药14d。
1.3评价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得分与症状炎症程度为正比关系。评估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得分与疼痛程度为正比关系。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s)为t检验,计数资料%为χ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层面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VAS评分
对比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VAS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压等指标均无异常,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多为急性盆腔炎未治愈引发,患者盆腔组织产生粘连、瘢痕及增生,并异常充血,继而导致腰部酸痛及下腹部坠胀痛等症状,且疼痛反复多次发作,经期前后及劳累状态下疼痛加重,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为严重[2]。
临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多采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西药缓解疼痛,此类药物主要缺陷为远期疗效不佳,并可导致耐药性、副作用等问题。中医理论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致病原因为外界湿邪及体内热毒侵入胞宫,导致体内正气耗伤,气滞血瘀,劳累及体虚状态下疼痛反复发作,治疗需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妇科千金胶囊为中药制剂,药物成分包括当归、千斤拔、功劳木、金樱根、单面针、穿心莲等,其中当归主要功效为活血补气,千斤拔可利湿清热解毒,功劳木可凉血清热,金樱根可止血杀菌,单面针可止痛理气,穿心莲可清热解毒。不同药物成分合用可止痛抑菌,活血化瘀,调经理气,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炎性反应,有效改善疼痛等临床症状[3]。
总结分析本研究相关数据资料,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用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妇科千金胶囊应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治疗中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优于单一西药治疗。
综上分析可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疼痛采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全面推广。同时,本研究中纳入患者样本量较少,妇科千金胶囊的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苏惠文,黄浩,李新红,等.妇科千金胶囊辅助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和血管新生因子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2):180-183,188.
[2]代志香.探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选择妇科千金胶囊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1):46-47.
[3]李英.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及对激素健康水平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0(1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