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脑卒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护理新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3期   作者:王晓峰 武亮亮
[导读] 目的:探析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护理新路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王晓峰  武亮亮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探析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护理新路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在2019年01月-2021年01月期间内,院脑卒中中心对由我院院前急救科接诊送入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范围,从中抽取1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开展院前急救护理新路径后77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启用护理新路径的74例患者为常规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的有效性、就诊时间-溶栓药或手术时间、用药时间、陪检时间?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溶栓药或手术时间?用药时间及陪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致残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院前急救护理新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能够有效的提高院前急救治疗效果、缩短院内抢救时间、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脑卒中;院前急救;紫云系统;护理新路径;致残率;病死率;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其临床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好发于5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向,最近几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约为3.3%~5.2%,3个月内病死率9%~9.6%,死亡/残疾率34.5%~37%,1年内病死率11.4%~15.4%,死亡/残疾,33.4%~44.6%[1]。约90%的患者运动?语言?感觉及认知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残疾状态,与冠心病和肿瘤被列为三大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2]?提高脑卒中的院前救治效果,院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愈后生活质量是救治的主要原则?探析对于脑卒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护理新路径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临床应用效果,挑选我院脑卒中中心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新路径前后的脑卒中患者共151例进行本次对比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9年01月-2021年01月期间内,院脑卒中中心对由我院院前急救科接诊送入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范围,从中抽取1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未启用护理新路径的74例患者为常规组,开展院前急救护理新路径后77例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由我院120送入医院,确诊方式采用现场神经系统专科查体及FAST原则、院内经颅脑CT或者MRI检查,满足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中和脑卒中相关的诊断标准[3],并排除低血糖、颅脑占位性病变,癫痫,帕金森?痴呆?脑外伤史疾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常规组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48~85(64.55±3.42)岁;病人发病到呼救时间2-150(30.28±15.82)min;疾病类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88例?出血性脑卒中63例;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14(6.53±1.81)分?观察组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42~88(62.68±4.14)岁;病人发病到呼救时间3~180(30.15±13.80)min。
        1.1.1疾病类型:缺血性脑卒中88例?出血性脑卒中63例;患者GCS评分3~13(6.52±1.86)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发病至呼救时间?疾病类型及GC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采用一般院前急救护理:按照市急救中心出车时间要求,接到120指令任务后,在3min之内要实现出车,途中电话联系家属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到达现场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估?判断危重程度,建立静脉通道及对症治疗,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转运途中的风险及时送往医院?
        1.2.1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1)接到120指令任务后,在2min之内要实现出车,在前往现场的途中,通过电话初步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简单评估,并指导家属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例如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等。(2)到达发病现场后,第一时间对患者神志,言语表达能力,双侧瞳孔,呼吸,肌力做出判断,并做神经系统专科检查。测取生命体征,血糖值并及时心电监测。评估GCS分值,若是GCS评分≥9分,需要立即进行转运,边转运边治疗,转运和治疗同时进行,若是GCS评分≤8分,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呼吸微弱时给与气管插管,吸氧,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措施后,确保生命平稳并能及时开展抢救措施后转送医院?(3)在进行担架搬运转送过程中,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呼吸道状态,并避免出现风险体位,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若出现异常,及时开展急救措施。(4)在转送途中,与院内卒中中心取的联系,开启紫云远程视屏系统,传输相关数据,请求院内专科人员远程指导,并做好接诊准备并开启绿色通道,告知相关检查科室。
        1.3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院前救治效果、就诊-溶栓药或手术时间?用药时间?陪检时间?致残率及病死率?2021年ESO《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指南》指出从就诊到静脉溶栓或手术治疗的时间应在60分钟以内,这是评价溶栓过程和溶栓急救系统的重要指标[4]?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对比,观察组病患的就诊-应用溶栓药或手术时间?用药时间?陪检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又被称之为脑中风,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5],常以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等特征性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功能改变应激性溃疡等病变,在城市居民死因中居首位。缺血性脑卒中,男高于女,男性和女性卒中发病率分别为212/10万和170/10万,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12~15/10万[6]。
        要想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急救和诊治方面需要注重有效性和及时性,坚持“呼叫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急救原则,提高院前救治效果。缩短转送入院、就诊及陪检时间可以加快静脉溶栓或手术救治进度,有效的提高脑卒中患者后续恢复和治疗?发病后6h内是脑卒中患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患者多为院外发病,院前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备好?备齐急救所需的急救物品,在出诊过程中引导现场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应急措施,为现场及临床抢救争取时间?院前急救应最大限度降低出诊反应?到达现场的时间,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的程度评估,协助气管插管,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及时给与药物治疗,监测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并防止危险体位,肢体挤压不良事件的发生,转送途中严密监护患者病情变化,开启紫云远程系统,和院内卒中中心取的联系,及时传输先关数据,做好远程会诊指导治疗任务。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患者就诊-溶栓药(或手术)时间?用药时间?陪检时间分别为102.18±6.37min?6.54±1.83min?15.12±3.01min,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0.27%和15.58%?
        临床护理新路径是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有一定的顺序性及时间性的护理模式,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医学信息的交接及多学科的重叠救治,对护理项目遗漏的避免和急救护理程序的规范具有促进作用,应用于院前急救中,指的是在急救“时间窗”内给予一定的护理程序,以达到节约时间?拯救濒死患者的目的[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开展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在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或手术时间?用药时间?陪检时间分别为39.15±4.11min?3.37±1.04min?8.04±1.52min,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79%和3.90%,均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新路径,可以提高院前急救效果,可缩短院内抢救时间,优化救治流程,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双,景丽伟,邢凤梅,等.奥马哈系统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8):2035-2037.
        [2]陈亮,徐加富,李华亮,等.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筛选价值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4):133-134.
        [3]王妍.血清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和雌激素水平对老年男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220-4221.
        [4]苏国栋,刘惠林,黄梦洁,等.呼吸肌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9):1008-2037.
        [5]孙波,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32(20):122-123.
        [6]张素冕,姜华,鲍欢,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的延迟因素与干预措施[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6):665-666..
        [7]许艳艳,人性化护理干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治疗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9(7):980-9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