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脊柱外伤的CT与MRI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3期   作者:苏荷芸 邱晓晖
[导读]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脊柱外伤的价值。
        苏荷芸 邱晓晖
        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省亳州市 236800
        摘要: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脊柱外伤的价值。方法:210例脊柱外伤患者,分别进行CT与MRI诊断,观察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MRI对韧带损伤检出率81.43%、软组织损伤检出率80.48%均高于CT检测的56.19%、6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骨折线检出率86.67%、脊椎骨折检出率86.19%、椎弓骨折检出率86.19%均高于MRI的71.90%、78.57%、7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外伤不同种类损伤诊断中CT与MRI各具优势,需联合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诊断。
        关键词:脊柱外伤;CT;MRI影像诊断;临床应用
        脊柱创伤是由直接和/或间接的暴力引起的,如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和运动,导致脊柱过度弯曲、伸展或旋转。脊柱创伤有多种类型,不同损伤的治疗方法也不同。由于脊柱解剖结构复杂,骨折后会影响脊柱周围组织,造成永久性神经退行性变。因此,骨折患者常合并损伤。如果受伤情况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有必要对脊柱损伤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影像学检查能显示损伤的病理形态,为脊柱损伤的诊断提供参考。通过对损伤类型的诊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利于脊柱创伤患者的康复。影像学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脊柱创伤的诊断。本研究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总结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为脊柱外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10例脊柱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5例,女8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2.39±11.21)岁;车祸78例、重物砸伤40例、高空坠伤37例、跌倒55例。入组患者均为脊柱外伤,排除凝血系统异常、精神异常、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
        1.2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本院使用仪器为GELightSpeed64排VCT。患者取仰卧位,将病变脊椎作为中心,对其进行螺旋扫描,参数设置:矩阵512×512,层厚1.25mm,层距1.25mm,电流220mA,电压120kV,扫描骨质、软组织、关节间隙,扫描结束后重建图像数据,整理结果。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本院使用仪器为GESignaHDe1.5TMR。进行常规矢状位、轴位扫描,部分加冠状位扫描,参数设置:矩阵256×256,层厚4.0mm,层距1.0mm;序列包括STIR序列(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T2WI、FSE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I。参数:T1WI[重复时间(TR)375ms、回波时间(TE)20ms],T2WI(TR2500ms、TE120ms)。所有患者均由3名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经讨论后作出评价。
        1.3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影像学表现结果,除外脊髓损伤,计算同类型损伤检出率,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像学表现
        2.1.1CT影像学表现
        在210例患者中181例(86.19%)为脊椎骨折,影像提示椎体楔状压缩、为椎体变形。在MRI检查中4例患者无明显骨折征象,CT显示压缩骨折3例,胸2、3椎体骨挫伤1例。1例患者颈椎6滑脱,在CT影像检查中共检出276块碎骨片,其中椎体前占66.30%(183块),剩余碎骨块为椎体后1/3。经CT影像检查检出90例(42.86%)椎体椎管容积改变,其中多数椎管被碎骨片占据。经CT影像检查30例(14.29%)患者为神经根损伤,其中22例为椎体后碎骨片挤压神经根后引起,8例为附件骨折碎骨片挤压神经根引起。经CT影像检查118例(56.19%)患者为韧带损伤,其主要为前纵韧带增厚,部分病例为后纵韧带增厚,在检查中CT未能清晰显示韧带是否断裂。经CT影像检查137例(65.24%)患者为软组织损伤,影像学提示为椎旁软组织肿胀。
        2.1.2MRI影像学表现
        在210例患者中165例(78.57%)患者为脊椎骨折。影像学提示椎体内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高信号,椎管内存在碎骨片。其中有4例患者无明显骨折征象。CT检查出的1例颈椎6滑脱患者,MRI提示重度滑脱。经MRI检查共检出133块碎骨片。经MRI影像检查同样检出90例(42.86%)椎体椎管容积改变,影像结果提示为椎管被碎骨片占据以及椎管狭窄。经MRI影像检出42例(20.00%)神经根信号异常,影像学结果提示39例为碎骨片压迫引起的神经根损伤,共15处损伤,3例为肿胀周边软组织受到挤压而引起的神经根损伤,共2处损伤。经MRI影像检出171例(81.43%)韧带损伤,提示T2WI及STIR条状高信号,T1WI间断低信号,且高信号位置与周边组织无清晰边界。经MRI影像检出169例(80.48%)软组织损伤,椎旁软组织肿胀位置表现为T2WI及STIR斑片状高信号、T1WI低信号。
        2.2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对比
        MRI对韧带损伤检出率81.43%、软组织损伤检出率80.48%均高于CT检测的56.19%、6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骨折线检出率86.67%、脊椎骨折检出率86.19%、椎弓骨折检出率86.19%均高于MRI的71.90%、78.57%、7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早期X线片在诊断中应用广泛,但该技术不能清晰显示椎体后柱骨折,对胸椎骨折的诊断效果不佳。在某些情况下,X线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线是否增宽或有明显骨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MRI和CT在脊柱创伤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T通过X射线扫描被测部位,人体组织的成分和密度不同,X射线的吸收能力也不同。X射线束穿过人体各层器官或组织后,探测器接收到光信号,然后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再放大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重建图像。CT技术与传统X射线检查的区别在于,以往的X射线检测系统通常是晶体探测器,灵敏度更高。该技术能分辨出X射线吸收值,差别很小,分辨密度范围可达到2000级以上,提高了对软组织、脂肪等的分辨能力。MRI的磁场和无线电波能与人体内的质子相互作用形成信号,经过处理形成图像。氢原子可视为磁性材料。通常,氢原子是随机排列的。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氢原子受到外磁场的影响,磁场的方向与外磁场的方向一致。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发射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激发氢原子产生共振。当氢原子被激发后,它将释放被吸收的能量,而接收线圈将接收能量。MRI通过梯度线圈改变体内不同组织的场强,使不同组织的共振不同,根据频率形成最终图像。
        结论
        总之,CT和MRI在不同类型脊柱损伤的诊断上各有优势。CT对骨折的检出率较高,MRI对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较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两种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学元,董宇.脊柱外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5):193-195.
        [2]米日扎依提·热合慢,买买提明·马合木提.研究脊柱外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2):230-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