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与护理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3期   作者:陈洋
[导读]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与护理疗效。
        陈洋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观察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与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一般护理)与实验组(48例: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一般护理干预效果。
【关键词】下肢骨折;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疗效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与患者下肢静脉血管损伤、术后下肢长期制动等因素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下肢疼痛、肿胀为典型症状,若未及时行有效治疗可并发静脉血栓、穿刺处血肿、肺栓塞等,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介入治疗期间患者护患配合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本次研究为探究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与护理疗效,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96例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行一般护理以及精细化护理患者预后情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照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48例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行一般护理的患者中男(n=28)、女(n=20),年龄区间为:23岁~78岁、平均(43.42±1.52)岁。对照组48例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行精细化护理的患者中男(n=26)、女(n=22),年龄区间为:25岁~75岁、平均(43.41±1.49)岁。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因下肢骨折入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且术后患肢疼痛、肿胀,确诊为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排除标准:(1)排除言语交流障碍患者。(2)排除术前合并全身性血管皮肤疾病患者。(3)排除非首次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行一般护理,介入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同时遵照医嘱应用抗凝、溶栓药物。此外,患者介入术后患肢抬离床面约20度至30度,禁止患者及其家属按摩或热敷患肢,患者聚堆卧床并穿上大小便,术后2天患者开始活动足趾、行踝关节背伸、股四头肌收缩以及腓肠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次训练3-5组,每日运动3次,逐渐由患者下肢小关节运动向大关节运动过渡。
1.3.2实验组行精细化护理,(1)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入院诊疗情况,协助患者了解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同时结合既往介入治疗有效案例,强调介入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从而降低患者对围术期诊疗护理的抗拒。(2)饮食干预:患者术后低脂、低盐、多纤维饮食,同时患者家属应为患者提供易消化食物,谨防患者术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缓慢致便秘,或摄入油脂含量高,致使血液年初度高,促使血栓形成。(3)静脉幻刺部位护理,护理人员应避免对患肢下肢实施静脉穿刺,同时持续性监测患者穿刺部位皮温变化情况。(4)肺栓塞预防性护理:护理人员在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的同时持续性监测患者心肺功能,若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请患者立即平卧,并给予患者高浓度吸氧。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栓塞、穿刺处血肿、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方式用以表述的计量数据行χ2统计学检验,P值<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讨论
下肢骨折患者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外固定两种治疗手段,其中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实现解剖复位,近些年,在临床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但是术中对下肢静脉血栓造成的损伤较大,可致使多种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增加血液粘稠度,此外,术后患肢长期制动,可进一步影响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进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下肢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一般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同时在医嘱指导下给药,指导患者开展术后康复锻炼,但是忽视疾病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3]。下肢骨折合并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因对自身疾病了解少且自我意识薄弱,易在诊疗护理中对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拒,精细化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干预以及肺栓塞预防性护理干预[4]。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下肢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干预可影响其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患者精细化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艳,米颖,杨森,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3):370-372.
[2]王文.整体护理干预对采用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9):214-215.
[3]崔丽丽.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9,11(17):51.
[4]李莉.介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母婴世界,2019,10(14):241.
作者:陈洋;女(1994年11月);汉族;云南曲靖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关节与运动医学临床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