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用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3期   作者:浦文娟
[导读] 目的 对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措施
        浦文娟
        江阴市中医院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 对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措施、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发作期慢阻肺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90例患者分为基线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基线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留意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情况,并对比其护理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基线组的82.22%(P<0.05)。结论 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既能帮助患者改善其肺功能和血气水平,又能提高护理干预质量,具有确切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应用效果;肺功能;研究探讨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the acute attack period of COPD
Pu Wenjuan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Jiangyin 2144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eply discuss and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TCM nursing in the acute attack period of COPD patients. Methods 90 patients admitted in December 2020 during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for clinical study. Ninet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45 and 45 at baseline in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patterns.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the baseline group adopted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CM care. Pay attention to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both groups and compare their nursing effectiveness. Results The total nursing efficien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78%,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2.22% of the baseline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active effect of TCM nursing in COPD acute attack, which can improve their lung function and blood gas level,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exac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TCM ca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onset period; application effect; lung function;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在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同时,如果能配合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既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又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将90例急性发作期慢阻肺患者进行随机对照,旨在探究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措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发作期慢阻肺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90例患者分为基线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基线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5.37±5.42)岁。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5.41±5.39岁。经临床检查及中医辨证分析,所有患者均已被确诊,且能够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基线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膳食护理:如遇咳嗽患者,临床应通过止咳化痰护理给予患者梨、陈皮粥等食疗建议;如遇肺气郁闭患者,临床应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生姜汁、萝卜等,进而实现宣肺平喘、降气开郁的目的;如遇痰浊壅肺患者,应建议患者多食用雪梨银耳百合汤,获得化痰清肺、理气逐浊的效果;如遇风热犯肺患者,为实现疏风清热的目的,应定时给予患者金银花茶。②特色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发病情况,医护人员应合理选择穴位贴敷、耳穴埋豆、艾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案,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③情志护理:由于受病程较长、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在临床上容易出现悲观、焦虑、沮丧、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还会降低其疾病治疗依从性。对此,临床可按照“以情胜情”的护理原则,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中医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有效调畅情志,解决忧难问题,舒畅气机,进而在治疗疾病时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④康复指导: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方法,定期进行呼吸训练,进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1.3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评估标准[2]:①控制: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至患者急性发作期前的水平,其他相关检查指标均已到达正常范围;②显效:症状与体征明显缓解,其他相关检查指标有所缓解,但患者情况仍未达到急性发作期前;③有效:症状与体征虽然有所好转,但疾病改善情况不佳;④无效:患者的症状、体征、相关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了疾病恶化。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具有气流限制不完全可逆的特点。患者发病时,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痰量增多、喘息加重、病情反复等典型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控制,不仅会损害患者的心脏、呼吸道等器官及组织,甚至还会导致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出现,进而提高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基线组的82.22%(P<0.05)。由此说明,将中医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既能帮助患者改善其肺功能和血气水平,又能提高护理干预质量,具有确切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巫瑞,权红丽,王改萍,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呼吸康复干预的应用研究[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45(6):436-439.
[2] 彭丽华,王莉,李娟,等. 中医情志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中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1):1951-19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