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慧
鄄城县人民医院 山东省菏泽市 2746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对胃肠动力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94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此94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n=47)和研究组(n=47)两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1)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动力恢复用时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穿孔患者来讲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并且并发症发生机率低,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胃穿孔;胃肠动力;并发症
胃溃疡不及时控制时可引起急性胃穿孔,患者发病时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和呕吐的情况,再严重时可以引起休克或死亡[1]。对此病应及时予以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案即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因其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近几年被广泛认可。本次研究即在于分析腹腔镜手术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动力和并发症方面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胃穿孔患者94例做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到2020年6月,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此94例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7例。常规组患者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7.84±4.21)岁,男性30例,女性17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8.06±4.39)岁,男性31例,女性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认知障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常规组:全麻后在患者腹部正中位置行一切口,清理腹腔内渗透物,对穿孔位置进行修复,留置引流管后术毕。术后给予抗感染、抗酸、减压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全麻后在患者脐部行一1cm大小的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后通过腹腔镜观察穿孔周围组织情况,对腹腔常规清理以后取出部份组织进行活检,并对穿孔处进行缝合修补 ,最后固定网膜,再次清理腹腔后置入引流管,常规缝合,术毕。术后和常规组采取同样的抗感染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泌素分泌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用时。
1.3.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本次主要记录腹腔、伤口感染、肠梗阻、伤口开裂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x±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泌素分泌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用时。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胃穿孔发病较急且病情进展较快,因此临床上应及时予以手术进行修复以减少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或死亡[2]。开腹手术做为比较成熟的修复手术,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修复效果,但是此种术式的缺点在于对机体损伤较大,患者应激反应强烈,术后出现感染、胃肠功能下降的机率也较大。腹腔镜微创手术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术式,此种手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第一对机体损伤较小,因此患者术后发生应激反应的机率也大为降低。第二手术视野更为清晰,清理以及修复更为彻底。第三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小,因此术后康复速度更快,进而整个住院周期都会大为缩短,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不过该术式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对手术医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更高。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见到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用时明显短于常规组,胃泌素分泌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究其原因应该与腹腔镜手术对病灶位置定位更加精准,使得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机率大为降低,从而对机起到了保护作用有一定的关系[3]。
综上可见,对于胃穿孔患者选择手术方案时选择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能力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
【参考文献】
[1]蔡斌, 马全仓.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004(004):51-53.
[2]伍汉强, 郑小明, 冯平,等. 腹腔镜微创手术对胃穿孔患者的疗效及胃肠动力影响的效果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33卷7期, 955-957页, 2020.
[3]吴亚奇、赵延锋、李徐奇. 腹腔镜手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的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动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v.14(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