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相关的诊断要点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7期   作者:刘有利1 李云鹏2
[导读]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
        刘有利1  李云鹏2
        1.柳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2. 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  546100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本次选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入组研究,共入组合计80例2017.2-2020.2入院治疗者,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入组80例患者中,共计男患者入组22例、女患者入组58例,女性发病率相比男性更高(P<0.05),男患者淋巴结转移共计12例,女患者淋巴结转移共计11例,男性淋巴结转移率与女患者对比明显更高(P<0.05),肿瘤平均直径为(0.55±0.23)cm,肿瘤切面表现为灰白色,不存在显著包膜;典型乳头状癌共计59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共计21例。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理特征与其诊断结果存在一定关联性,在病理诊断中需要根据病理特征进行有效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病理特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要点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上又被叫做隐匿性癌,主要为肿瘤直径小于1cm的甲状腺癌,由于肿瘤直径较小,因此临床症状表现不够典型,对其无法实现准确诊断,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其他疾病或术中实施病理检查时发现,此疾病容易被忽略,产生漏诊及误诊现象。本次对于甲状腺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诊断特征,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组研究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7.2-2020.2,共计抽取符合条件者80例,纳入标准:病理学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者;排除标准:临床一般资料不完整,存在严重精神疾病者。男患者入组22例、女患者入组58例,限定年龄为22-62岁,平均50.42±1.28岁,术前诊断为甲状腺癌者共计22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瘤者24例,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者共计34例。
1.2方法
        实施新鲜组织取材过程中,如标本最大径>0.5cm,需要控制甲状腺组织最大切面,以平行0.2cm间隔进行书页状切开,应用2块新鲜组织冰冻切片进行有效处理,如标本直径<0.5 cm,应实施全部组织冰冻切片处理。检测仪器为恒温冷冻切片机(徕卡CM9100),在-21℃条件下为患者实施切片,应用苏木素伊红(HE)对于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处理,将其放在光镜下进行观察,术后标本、剩余组织均通过10%的甲醛溶液实施固定,将多块组织进行脱水处理后实施石蜡包埋,对其进行切片,每个切片厚度控制在2mm,实施HE染色,并将其放置在光镜下实施观察。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指标:发病率、淋巴结转移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对患者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指标进行分析,发病率、淋巴结转移率实施n,%表示,利用卡方实施数据检验,P<0.05为计算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比对无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
        肉眼观察:切除的甲状腺标本中存在清晰的灰白结节,肿瘤表现出灰白色,一般不存在典型薄膜,同时部分患者会产生放射性瘢痕,镜下可见:本次入组的典型乳头状癌患者存在较为典型的乳头状及细胞学特征结构,乳头中存在纤维血管,其分支存在2-3级或多级,表面覆盖单层立方、柱状上皮细胞,存在良好分化和分裂情况,较少大部分细胞核表现出玻璃样改变,部分细胞中存在核内假包涵体,并伴有明显纤维化。
2.2病理特点分析
        入组80例患者中,共计男患者入组22例,占比27.50%,女患者入组58例,占比72.50%,女性发病率显著性高于男性(X2=32.4000,P=0.0000),男患者淋巴结转移12例(54.55%) ,女患者淋巴结转移11例(18.97%) ,男性淋巴结转移率相比女患者更高(X2=9.8571,P=0.0017)。
3.讨论
        临床上常见的乳头状癌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微小乳头状癌一般为乳头状癌中的亚型,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肿瘤分类中将小于1cm的乳头状癌定义成微小乳头状癌由于此肿瘤的体积相对较小,在实施大体检查中容易产生漏诊。通常其他原因切除甲状腺标本或尸检中能够发现。乳头状癌有转移可能性,但由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相对较低,预后效果较为理想,此肿瘤一般在甲状腺被膜部位发现。肿瘤通常无包膜,而存在硬化。
        本次分析中发现,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备纤维血管中心乳头状结构乳头分支大于2级乳头表面被覆盖单层立方及低柱状上皮[1-2]。肿瘤通常靠近甲状腺被膜位置,同时无肿瘤包膜,主要表现为硬化,具备典型的诊断意义及特征。毛玻璃样核:染色质存在弥散集、细致性扩散,核染色相对较淡,表现为透明药水状,并存在明显的增厚现象。其中的核仁较小。核内假包涵体:胞浆突入核内存在清晰边界并存在不同程度增厚现象。核沟:核形状产生高度不规则,核膜存在折叠而产生的部分伴有间质砂粒体,少部分患者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滤泡型乳头癌。其中大部分为滤泡构成,存在典型乳头状癌表现[3]。
        综述,微小乳头状癌预后效果良好,但会存在倾向终身亚状态,区域淋巴结转移距离较高的发生率及远处转移可能性,实施手术治疗可通过对于应变标本进行切除,并实施有效检验,镜下能够细致观察,有效避免漏诊产生。
参考文献:
[1]徐顺林.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在常规切片及冰冻切片中的病理特点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3):99+101.
[2]姜丽娜.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在常规切片及冰冻切片中的病理特点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78+84.
[3]毕长庚.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进展与争议[J]. 当代医学,2019,25(04):184-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