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超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麻醉科 山东济南 250022
【摘要】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拟行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患儿100例,年龄1~6岁,体重9~30 kg,ASAⅠ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MP组),每组50例。麻醉方案M组咪达唑仑0.2mg/kg,MP组咪达唑仑0.2mg/kg复合丙泊酚2mg/kg。记录患儿手术过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M组比较,MP组T1时点的心率和无创动脉血压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体动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优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关键词】 咪达唑仑;丙泊酚;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儿童
随着可弯曲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人可弯曲支气管镜技术多采用局部表面麻醉,但是小儿难以配合,需要在镇静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本研究探讨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在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中的效果,以期为儿童探索更安全、舒适的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麻醉方案。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21年01月至2021年03月择期行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的患儿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6岁,体重9~3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M组和MP组,每组50例。排除标准:对已知任何研究药物过敏的患儿,合并严重心肺疾患者。
麻醉方案:术前禁食4~6h,禁饮2h,术前开放静脉通道,不用镇静药,入内镜室后给予心电监护包括HR、MAP和SpO2。M组患儿给予咪达唑仑0.2mg/kg,MP组患儿给予咪达唑仑0.2mg/kg复合丙泊酚2mg/kg。两组患儿均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完成。手术结束退出支气管镜后清理患儿口咽部分泌物,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送至麻醉复苏室继续复苏。
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前(T0)、支气管镜检查时(T1)、支气管镜检查结束后(T2)患儿的心率(HR)、无创动脉血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观察手术过程中患儿的体动、屏气、呛咳和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数据。定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定性数据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与T0时点比较,T1时点各组心率和无创动脉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时点M组的心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MP组T1时点的心率和无创动脉血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与M组比较,MP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体动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屏气和苏醒期躁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
.png)
2讨论
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和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可视、损伤小、操作灵活、安全便捷等优势,其应用价值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肯定[1]。但是由于支气管镜对气道的刺激会产生剧烈的咳嗽,一般成人需要在局部表面麻醉下进行操作,而婴幼儿由于无法配合则还需要镇静或全身麻醉[2]。以往的麻醉方法通常为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复合咪达唑仑镇静,但是很大一部分患儿对咪达唑仑的镇静反应不敏感,经常存在镇静过浅、无法入睡、挣扎哭闹等情况,这不仅增加了患儿检查过程中的痛苦、延长手术时间,还使的医生的操作难度大大增加。
丙泊酚为新型烷基酚类短效静脉麻醉药物,临床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惊厥、遗忘、很强的催眠和麻醉作用,其麻醉诱导起效快,一般40秒内可进入睡眠状态,产生镇静所需剂量为 1~2 mg/kg。另外,丙泊酚对咽喉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感受器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抑制喉反射,易使声带松弛、声门开放,利于气管镜成功置入[3]。
本研究显示,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使用与单纯使用咪达唑仑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有明显的差别,单纯使用咪达唑仑组手术时间明显增加,分析原因为镇静深度不够,患儿挣扎哭闹,使的支气管镜操作困难,同样的操作可能需要重复多次才能成功。从不良反应体动的发生率也能看的出来,咪达唑仑组患儿为80%远高于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的32%。术前两组患儿的一般生命体征没有明显的差异,给药后支气管镜检查时咪达唑仑组患儿的心率和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考虑跟咪达唑仑麻醉深度较浅,支气管镜对患儿的剧烈刺激造成的。而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患儿虽然心率和血压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是较咪达唑仑组患儿增加的较低,循环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不良反应来看,两组的屏气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而呛咳的发生率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患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丙泊酚对咽喉部和气管的咳嗽反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使的患儿的呼吸更加平稳,操作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在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中应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咪达唑仑,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并且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不影响术后清醒时间,患儿舒适度更高。因此,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是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分会儿科介入呼吸病学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支气管镜协作组.中国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术指南(2018年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3):983-989.
[2]陈卓毅,林创兴,陈洁玲.咪达唑仑联合水合氯醛在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6,37(21):3278-3279
[3]董伟然,安淑华,李权恒,等.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术中应用丙泊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05):4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