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与多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7期   作者:张安
[导读] 探讨单孔与多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
        张安
        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    101304

        摘要:目的:探讨单孔与多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观察对象,按照纳排标准的要求筛选出其中的56名患儿,并对其开展临床研究。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控制组和一般组,前者采用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后者采用多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结果: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儿来说,控制组中的患儿恢复情况明显更好,两种手术在手术时间上相差不多,但是前者整体的感受较好,患儿不适反应更少(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单孔/多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时间所需时间较为相近,但是通过对手术后患儿的表现可以看出,经前者治疗的患儿整体感受明显得到提升,患儿能够更快出院。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多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
        
        临床统计近年来我国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数量明显增多,该病虽然不会危及患儿的生命,但是会对患儿造成严重的不适感。除此之外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还有可能对其生殖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值得引起注意。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通过手术进行,但是传统手术不仅仅会对患儿造成严重的痛苦,并且治疗的彻底性不高[1]。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目前临床上通常会使用单孔/多孔腹腔镜的介入开展治疗,通过这两种方式对患儿开展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痛苦。但是由于两种治疗方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目前医学界在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势和弊端。因此以下就将结合实际病例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课题主要针对我院2019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开展临床研究,根据纳排标准的要求筛选出56名患儿并将其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一般组(28例)和控制组(28例),并对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进行对比后发现无显著差异。
        纳入标准:患儿及其家属在了解此研究目的方法后同意接受临床研究;患儿无影响治疗开展得先天性疾病因素,如凝血功能障碍等;患儿对本次治疗相关药物无禁忌症或过敏史;经多项检查后确诊为单侧疝,并符合手术的相关指征。
        排除标准:不满足上述要求;患儿及家属配合度低,不配合各项治疗和观察。
        1.2方法
        对控制组中的患儿采用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术前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协助患儿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并进行各项指导,引导其在术前排空膀胱。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麻醉生效调整患儿姿势,垫高患儿足部15度左右。随后对手术相关部位进行消毒,在患儿肚脐下侧5mm左右建立切口,同时建立气腹[2]。上述操作完成后使用套管针刺破患儿相应位置皮肤,并根据影像信息引导吻合线进入腹腔,并将环绕后的线圈留在其体内。随后在切口处再次将吻合线进行引导,将肌腱吻合线套入线圈内对患儿进行结扎,手术完成后观察是否存在出血的情况。
        对一般组中的患儿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术前的各项准备,在排空膀胱后等待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以同样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同时调整患儿足部高度。手术过程建立切口与气腹的方式相同,切口的数量有差异,需要重复上述控制组患儿手术的操作,切口分别在患儿肚脐下侧以及旁侧,大小约为5mm[3]。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ASS 20.0进行数据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2—1中两组患儿手术与手术后的情况对比可以发现,两种手术所用的时间差异相对较小,但是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儿,控制组患儿的恢复情况和效果明显更好,出血量相对较少同时患儿的不适感也较轻。
3、讨论
        综上所述,腹股沟疝是一种幼儿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患儿腹壁薄弱或者是腹内的压力升高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脏器突出,部分患儿会出现一定的疼痛,一般不会危及患儿的生命。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除了不可避免的先天性因素以外,话语发育不良等后天因素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发生[4]。临床上通常会对患儿采取药物和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病情情况较为严重的换对其开展急诊治疗。不同患儿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处方的开具。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等,本文中介绍的两种治疗方式就属于后者。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单孔以及多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都有助于患儿的治疗,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来说能够有效地避免对患儿的二次伤害,同时减轻其痛苦。但是研究表明虽然两手术方式所需用的时间较为相近,但是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的出血量,并且在对患儿后期治疗的访谈中可以发现控制组中的患儿整体感受明显较好,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手术质量的评分也较高[5]。相对于一般组患儿来说,控制组患儿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证明手术对患儿的损伤较小,患儿的恢复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慧萍,蔡丹.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与护理——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19,38(05):584-585.
        [2]翁燕恋,江华洁.循证护理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实践[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0):82-84.
        [3]刘细高.七氟醚与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19,25(27):178-180.
        [4]王琴,刘一勤.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7):122.
        [5]邵景明.传统与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7):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