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香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安徽 合肥 230022
【摘要】目的:"胸痛护士"模式用于"胸痛中心"病人中的效果探讨。方法:以随机数表法为例,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100例胸痛中心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主体,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胸痛护士"模式。以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各时间节点所用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为指标来对相应的护理干预模式发挥的效用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数据表明,比较各时间节点所用时间,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痛中心患者护理中实施"胸痛护士"模式,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更优质护理干预服务,提升患者救治效果,效果显著,可借鉴。
【关键词】"胸痛护士"模式;胸痛中心;满意度;应用价值
对胸痛患者来讲,早期识别救治以及转运的有效率与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患者救治期间,就需对应用的救治护理模式进行不断地改进优化。本研究为探讨"胸痛护士"模式在胸痛中心患者发挥的临床效用,以我院接受的100例患者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胸痛中心患者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当中,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24,年龄上限69岁,下限为45岁,均值:(52.91±5.58)岁。实验组:男女比例:27:23,年龄上限为69岁,下限为44岁,均值:(52.49±5.14)岁。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差异。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胸痛护士"模式,方法如下。
①在具体应用过程当中,首先要增加一名专业的心痛护士,确保患者到达门诊时能够对其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针对低危心痛者借助轮椅将其送至心痛诊室治疗;对于高危胸痛者,应用推车将其送至抢救室治疗;对于心电图异常者,要优先检查诊治,并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协助患者进行[1]。②针对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胸痛患者,及时治疗抢救,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各项体征变化,并尽早开通静脉通道采血吸氧。在患者实施PCI手术治疗后,要向其家属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取得家属以及患者同意后再展开手术治疗。护理人员要全面做好各项设施准备工作,以此配合手术治疗更好的进行。③在患者抢救完毕后,将其送至普通病房,还要加强其生命体征监测。此间,有予以患者肢体按摩,体位调整,呼吸道护理等措施,加强临床并发症的管控,保证患者安全[2]。④待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后,要及时展开心理疏导以及宣教工作,消除患者恐慌,提升患者认知,以稳定的心态参与后续治疗。⑤在恢复阶段加强患者饮食调整,以流质饮食为主,逐渐向正常饮食进行过渡,此间要保证饮食的营养丰富,全面满足患者病情恢复所需,进而配合后期早期康复护理,促使患者身体机能更好的恢复[3]。
1.3观察指标
比较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下患者各时间节点所用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指标。
各时间节点所用时间:从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生命体征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送入导管室时间展开分析比较。
满意度:从常规护理以及"胸痛护士"模式应用下患者对整体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展开比较分析,评分范围:80~100分;60~79分;60分以下,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对胸痛中心患者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为(x±s),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各时间节点所用时间比较
从首份心电图时间、生命体征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送入导管室时间分析,实验组各时间节点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胸痛中心患者"胸痛护士"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首份心电图时间、生命体征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送入导管室时间分析,实验组各时间节点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基于"胸痛护士"模式的实施,在应用期间,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在经验丰富以及工作技能高超护理人员的应用下,准确的对患者进行鉴别分诊,带领患者做好病情监测,保证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检查,明确疾病发展原因后实施救治[4]。从根本上缩短了患者所需抢救时间,以此配合临床救治方案,提升了患者的救治有效率[5]。
综上所述,对胸痛中心患者采用"胸痛护士"模式,强化了临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此配合临床救治方案,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黄燕梅,刘强强,陈月娥,等.胸痛中心模式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临床路径的优化及效果评价[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014(003):232-234.
[2]徐婷婷,谢红珍.胸痛中心STEMI病人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033(008):1347-1350.
[3]卫枝,杨媛媛.基于胸痛中心基础上的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019(008):1368-1370.
[4]王晓丽,顾铭忠,王莉莉,等.医联体模式在胸痛中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4):1877-1880.
[5]杨菁,金明,高斌,等.实施胸痛中心护理机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9,41(04):135-137.
作者:张丽香,女,(1987.1-),主管护师。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