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予中医骨伤手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7期   作者:赵伟
[导读] 研究分析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的临床效果。
        赵伟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推动脉型颈推病患者76例,行前瞻性双盲对照分组研究,其中治疗A组38例,采取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治疗B组38例,仅单纯性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牵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A组优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稚动脉型颈稚病采取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方式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期内改善病患病痛症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中医骨伤手法;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颈椎炎性应激反应或软组织痉挛等因素是造成颈椎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可导致机体颈椎活动受限、功能性障碍。患者病症多表现出椎间关节松动,椎体稳定性较差、髓核脱出等现象,引发患者头痛、突发性眩晕感,视力降低或持续性耳鸣,严重者可造成患者记忆力衰退,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群体,但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以及社会压力不断加剧,颈椎病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病理分型统计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较为高发,因此得到临床医者重点关注,祖国医学中,椎动脉型颈椎病属“眩晕”范畴,属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理念早已阐明肝肾亏虚、筋骨弱化当属致病诱因,肝可调血固筋,若肝血失畅则筋骨失养致其无力松弛,引起椎体位移之患;肾主精气,肾精亏虚引骨失养,行退变之至,加重骨质疏松风险;对此这类病症的治疗当属滋补肝肾为本.兼以熄风、活血。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四川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2015年3月一2016年5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6例临床资料,采取分组对照研究模式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现将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一2020年5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6例,女性29例,男性47例,年龄27一61岁,平均年龄(41.27,9.14)岁,全部病患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评估标准。前瞻性双盲对照分组研究,其中治疗A组38例,女性巧例,男性23例,年龄29一61岁,平均年龄(42.37,8.56)岁,采取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治疗B组38例,女性14例,男性24例,年龄27一60岁,平均年龄(41.50士9.83)岁,仅单纯性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牵引治疗。两组对比年龄、性别、病情症状等基本病例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治疗A组。采取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骨伤治疗手法:采用拿法行拇指揉按肩颈及背部,可在风池穴结合点穴手法揉按1min,随后牵引颈椎,让病患头部向前呈屈位20。左右,医师将手肘及手臂托住患者下领,让其向一侧旋转至有固定感的位置,另一手拇指置于患者颈椎棘突下对侧旁,在患者颈部充分放松的前提下,双手配合进行反向及向上的旋转提拉扳法,再用同样的方法旋转提拉扳另一侧2,每周进行一次。中医药方主要采用天麻钩藤饮,包括石决明、珍珠母、钩藤、天麻、炙甘草、山桅、牛膝、大枣、陈皮、积实、黄茂等药物,随症加减,每日温水煎服20ml,分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周。
        1.2.2治疗B组。仅单纯性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牵引治疗。


        1.3疗效评价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本次临床疗效,显效:症状完全消失,肢体及颈部活动功能正常;有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肢体及颈部活动功能好转,可维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肢体、颈部活动受限。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人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Z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病患均得到系统全面治疗后病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治疗A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11%(35/38),治疗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30/38),两组对比临床疗效,治疗A组优于治疗B组.(x“=6.9967,p=住0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发现,治疗A组在头痛、眩晕、呕吐、恶心等症候积分改善幅度高于治疗B组,(,=3.5971,p=以0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A组患者各项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治疗B组,〔t=5.7824,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传统中医学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纳为“眩晕”范畴,其病症也主要表现为眩晕之症。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多以筋脉失养、颈部肌肉劳损以及肝肾亏虚等为本,发病时多属于肝阳上亢、痰湿内阻型;对此治疗该病症也重点在于补益肝肾、平肝潜阳等中医药辨证施治,同时可配合传统骨伤牵引疗法进行治疗。对此本人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特点,采取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通过中医骨伤手法有效改善病患病灶周围肌肉,改善病症部位血循环效率,降低血液粘稠,行活血脉、通经络之效;辅助中医药益气活血、消炎止痛来促进患者恢复。而通过分组研究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的A组优于单纯性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牵引治疗的B组,(x=6.9967,P=0.0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通过部分方式治疗后体征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治疗A组患者在头痛、眩晕、呕吐、恶心等症候积分改善幅度以及改善时间方面均优于治疗B组,(t=3.5971,P=0.0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采取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方式可迅速作用于机体,在短时间内稳定病情症状,疗效值得肯定。综上所述,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方式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期内改善病患病痛症状,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张侠杰,田河水,张俊杰,张俊杰,李嵘.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05):511-513.
        [2]苏洪敏,李天慧.人迎穴深刺捻转法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9):154-157.
        [3]向慧竹.关键点刃针松解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21,43(03):50-52.
        [4]马红炜,顾常庆,杨平.理筋九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影响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21,36(04):594-597.
        [5]王会如,张侠杰,田河水,张俊杰,张俊杰,李嵘,王伟,刘波.针刀松解术侧入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37(02):108-11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