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不良综合干预有什么效果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7期   作者:何念阳
[导读] 营养不良是基于能量与蛋白质补充不足等引发的综合
        何念阳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500
        营养不良是基于能量与蛋白质补充不足等引发的综合征,在婴幼儿阶段较为常见。婴幼儿是机体生长发育关键期,对于多种营养及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较大。若喂养方式不合理或辅食添加不当,则容易引发婴幼儿营养不良。加强对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具有防控相关疾病的作用。本人对儿童营养不良干预措施总结如下,希望对有需求人提供参考。
营养不良发生原因
        儿童营养不良是一种多因素诱发下所引发的婴幼儿常见病。第一,儿童饮食结构。营养不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便是饮食结构问题。在营养不良患儿中,最为常见的情况是挑食严重,日常饮食中不喜欢食用蔬菜或蛋类及奶类的食品。日常饮食中食物搭配不合理,儿童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而此种情况的存在,将会直接影响到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严重者可引发相关疾病。第二,疾病因素。儿童阶段如果经常性患病,可直接影响到其食欲,致使其食欲下降,对于营养与微量元素的摄入以及消化吸收均具有重要影响。如胃肠疾病等自身也存在影响到患儿消化吸收功能的情况,可造成营养流失或营养消耗增加致使营养摄入与消耗之间不平衡,则可引发营养不良问题。第三,家庭因素。儿童对于营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较高,而如果家长缺乏对儿童科学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则可能导致其缺乏必要营养的摄入,进而引发营养不良等问题。儿童所处在的家庭,对于其健康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影响。儿童家庭收入水平较高,则很容易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但如果经济条件较差,则可能缺乏对儿童营养问题的关注,进而影响到其营养均衡性。
儿童营养不良的危害性
        婴幼儿阶段生长发育不良,与儿童死亡及某些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患有营养不良疾病的儿童,重度营养不良是导致儿童发生重大疾病,甚至于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报道显示,全球儿童疾病负担的25%左右源自于儿童营养不良问题。青春期的追赶生长无法完全弥补儿童阶段生长迟缓所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婴幼儿阶段,若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则会影响到期终身成长。儿童阶段发生营养不良,可诱发贫血或佝偻病等一系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以贫血病症为例,可影响到儿童生命各阶段功能,损害婴幼儿认知及行为发育,基于营养不良所引发的贫血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在婴幼儿成长阶段,维生素A的功能是维持其正常视觉功能以及眼睛组织的完整性,若存在维生素A缺乏则可引发夜盲症或肝炎症等疾病。除此之外,若缺乏维生素A还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对于多种儿童常见疾病的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引发各类疾病。儿童营养不良,除在短时间内损害儿童生长发育健康情况之外,还可影响到其成年后的健康情况。基于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危害性认为有必要加强对于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预防及控制。
儿童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
1.孕期干预措施
        孕期母亲的营养摄入情况对于胎儿营养状况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为此,孕期常规需要补充铁与叶酸,此类成分能够为足月儿提供血红蛋白源,避免发生婴儿出生时低体重或超体重。同时孕期还需要结合具体生理状况补充钙与其他微量元素。钙的充足可降低产前子痫发生风险,还有助于控制妊娠期并发症。孕期需尽量控制碘盐摄入量,对比非孕期适当减量,有助于降低儿童四岁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进一步降低小于胎龄儿出生风险性,孕期还需补充充足的平衡能量与蛋白质。
2.婴幼儿阶段干预措施
        婴幼儿阶段加强营养支持可避免营养不良问题及贫血等问题发生风险。建议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同时可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儿童在摄入充足食物时,应适当增加辅食,为做到科学增加辅食应结合婴幼儿年龄与体重及身高等数据决定。将安全食物补充与营养教育进行融合,强化家长对于婴幼儿正确喂养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在婴幼儿微量元素补充方面,婴幼儿微量元素充足对于防控免疫性疾病等具有积极作用。若儿童发生腹泻与痢疾等疾病,需补充锌元素,还有助于降低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生风险。适当补充铁营养,可避免患儿基于缺铁发生贫血症状。除必要营养与微量元素之外,卫生也是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需加强婴幼儿饮食卫生管理水平,餐前便后规范洗手,日常食物清洗得当。
3.强化食物保障
        合理饮食是调节儿童营养不良的直接措施。家长在儿童饮食中,应积极补充营养物质。若严重营养不良可导致儿童发生包括腹泻脱水与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若已有严重并发症,则应及时到医院对症治疗。在病情稳定后,遵循医生建议调节儿童饮食结构,补充所需营养物质或微量元素,在根源处控制营养不良问题。针对轻症营养不良儿童,基于其对儿童吸收功能与消化功能影响不明显,常规不会出现食欲减退等现象,不需要给予特殊治疗。但需要进行日常饮食结构调整,增加高蛋白质与高能量食物在日常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调节初期可每日摄入110千卡,后逐渐增加摄入量,在体重恢复后,逐渐减少摄入量,直到相应年龄段常规摄入量。
4.对营养不良儿童家长的保健指导及健康宣教
        营养不良患儿多伴随免疫力与抵抗力低下症状,可加重肠道感染程度,且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疾病。为稳定病情,可给予隔离护理。对症治疗后定期通风,维持良好室内环境。结合具体病情指导家长正确调整儿童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与易消化及高蛋白食物摄入量。指导家长患儿饮食应该具有多样性特征,日常摄入食物应包括新鲜蔬菜与水果及富含蛋白的牛奶与鸡蛋等。同时,营养不良患儿容易出现口腔溃疡问题,尤其在口腔过于干燥时发生风险较高。需指导家长加强对患儿的口腔护理。若发生口腔溃疡病症,需涂抹适当药物促进炎症水平下降。另外,结合患儿病症类型给予针对性指导,针对脾胃虚弱型患儿,指导家长维持良好环境,多晒太阳,适当运动强化体质。日常生活中加强多种感染疾病的预防,避免基于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引发感染疾病。
        结合以上所述,儿童营养不良是一种常见病症,可受到多因素影响。例如,日常饮食结构不当、缺乏能量与必要元素补充等,均可诱发营养不良。对于营养不良的防控,可通过加强对家长健康宣教,提升家长对儿童健康营养支持知识了解程度,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针对已经发生营养不良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指导家长科学调节日常饮食,通过饮食调节改善营养状态,控制病情,并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