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宇[1],李林[通讯作者]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吉林 延边 1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后外侧入路( PLA) 和直接前方入路(DAA) 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 PLA 行 THA 的患者 25 例( PLA 组) ,再选取同期经 DAA 行 THA 的患者 25例( DAA 组) 。比较 2 组观察患者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并做记录。观察两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具体包括出血、伤口感染以及术后脱位等。结果 2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并发症低于PLA组。DAA 组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优于 PLA 组(P<0.05)。结论 与PLA比较,经DAA行THA具有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高的优点,且并发症较少,短期内对 THA 患者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直接前方入路; 髋关节功能; 术后恢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已成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THA 手术入路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后外侧入( 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 为 THA 传统入路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侧方外展功能等,但存在患者术后恢复不理想、生活质量差等问题。因此,以直接前方入路(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 为代表的 THA 微创入路方式应运而生[2]。本研究通过对比 PLA与 DAA 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以期为THA 患者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10月~2021年3月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出符合标准的50例展开系统研究,遵循电脑随机分配法原则分组,直接前方入路(DAA) 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62~70岁,平均(64.69±2.33)岁。后外侧入路( PLA) 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62~70岁,平均(65.69±1.33)岁。以上纳入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均衡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 ①术前 确诊为股骨头无菌性或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②均符合THA手术指征且首次行THA; ③术前髋关节解剖功能正常; ④股四头肌肌力正常; ⑤术前病历或影像学资料完整[3]。
1.2 方法
术前 30 min 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均由同一小组手术医生完成。PLA 组: 待全身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包扎小腿。以大转子为中心于后外侧作长约 12 cm 切口,切开皮下组织,显露深筋膜。利用髋臼拉钩充分显露髋臼,放入聚乙烯髋臼内杯。继续行股骨准备,屈曲髋部并逐渐扩髓,圆凿去除股骨颈骨残余。放入股骨假体,评估髋关节稳定性,安放股骨头、股骨颈假体并再次评估髋关节活动度。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常规放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DAA 组: 复合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以髂前上棘下 2 cm 及近端 2 cm 为起点向腓骨头方向作一长约 7 cm 切口,逐层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臀大肌、臂中肌等,于臀中肌前 1 /3 处切断,向近端分离,切开股外侧肌远端暴露股骨,切开臀小肌,使用拉钩牵开肌肉从而暴露髋关节前方关节囊 ,经阔筋膜张肌与股直肌间隙进入髋关节囊,结扎旋股动脉分支。T 型切开关节囊,暴露并截断股骨颈。下肢内收、后伸、外旋,取出股骨头。其余步骤同 PLA 组,但 DAA 组不放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术后效果比较:观察患者术后术后24小时内自主活动、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术后72小时内自主活动的情况,并做记录。观察两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数据用软件SPSS23.0统计,用(%)表示定性资料,检验用X2,用(±s)表示定量资料,行t检验,P<0.05统计有意义。
2结果
2.1 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比较
DAA组患者的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明显比PLA组高,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DAA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LA组,统计结果P<0.05,见表2。
3讨论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部位最深的关节,髋关节疾病导致的疼痛及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难以完全缓解,且其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患者骨折、残疾甚至死亡的风险[4]。综上所述,与PLA比较,经DAA行THA具有术后48小时内自主活动率高的优点,且并发症较少,短期内对 THA 患者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但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来源单一,观察指标有限,关于2种入路方式对THA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 Garcia-Cimbrelo 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ith use of the CementlessZweymüller Alloclassic System[J].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7,18( 1) : 301.
[2]Zijlstra WP,De Hartog B,Van Steenbergen LN,et al. Effect of femoralhead size and surgical approach on risk of revision for dislocation aftertotal hip arthroplasty[J]. Acta Orthop,2017,88 ( 4 ) : 395 - 401.
[3]查小伟,程文丹,吕 浩,等. 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患者的早期疗效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 ( 35) :5583 - 5589.
[4]王远周,付昆,马春辉,庄焕雄.不同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06):525-528.
作者简介:姓名:刘恒宇 出生年月:1997-06-15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吉林省长春市 学历:研究生在读。
李林[通讯作者],1962.01.20,男,朝鲜族,吉林省延吉市,博士,主任医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骨关节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