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薇,李彤,朱志洁,罗静芳,王红霞,张章)通信作者:张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市 100029
【摘要】目的 CSSD对中医竹罐标准化处理的意义。 方法 由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消毒清洗机集中标准化清洗消毒,统一密闭式下收下送,并对清洗各环节各流程进行监测,以达到高水平消毒,防控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结果 CSSD对中医竹罐标准化处理较传统煮沸消毒方法,集中供应,流程规范,规避传统方法的风险。 结论 采用此方法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及《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要求,集中消毒供应,建立CSSD对中医竹罐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关键词】中医竹罐;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处理
我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目前开展中医水罐疗法,采用均为竹罐。开展科室较多,门诊及病房均开展此项中医操作。如脑病科、康复科、推拿科、针灸科等。
中医竹罐疗法相传是神医华佗所发明。采用竹罐长约8cm~10cm、口径1.5cm~4cm,与拇指大小相似,俗称"拇指罐"。使用方法为:将竹罐放入中药锅内煮沸,然后寻经取穴,在适当的穴位上将皮肤扎针刺破,把已经加热的竹罐从药锅内捞出,趁热拔在患处。通过药力、热力和竹罐的吸力将患处的瘀血顺利地排出来,使气血畅通,消除病痛。此项疗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患者疼痛感觉轻、且不会留下难看的印记。二、中药煮沸竹罐的热力,有利于瘀血的吸出。三、用来煎煮竹罐的中药具有祛风、活血作用。
中药竹罐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肩周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脂,高血压、月经不调等。在临床工作中,因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得到患者认可,应用广泛。
1.感染风险分析
1.1在拔罐过程中,因竹罐从药锅中取出时,温度较高,可能因罐口温度过高造成皮肤烫伤;
1.2在刺络拔罐法中,局部皮肤出血,血液留存罐中,形成血罐。如清洗消毒不彻底,给患者本人及其他患者均增加感染风险。
1.3患者可能因疾病原因或操作不当引起拔罐部位的皮肤水泡或破损。
1.4竹罐在清洗消毒后,需集中放置中药锅中煮沸。如有竹罐清洗消毒未合格,可能会污染全部竹罐,增加感染风险。
2.传统消毒方法存在风险分析
在复用竹罐的清洗、消毒方法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高温煮沸方法。
科室使用过的竹罐,由各使用科室自行浸泡、流动水清洗后,采用传统的煮沸消毒方式,在科室内进行煮沸消毒,时间为10分钟。此方法属于湿热消毒。符合A0值≥3000的要求。但在以下方面,存有风险:
2.1各临床科室,在消毒地点选择上,不能完全符合要求。无法划分清洁区、污染区。部分科室在楼道进行煮沸消毒,地方狭小,人员流动大,存在安全隐患。
2.2使用的消毒容器,均为家庭用电饭锅或电磁炉,不属于医疗器械。时间、温度等参数不固定。且不能保留消毒时物理参数记录。
2.3消毒用水,直接采用自来水,未使用经过水处理的软水。
2.4消毒人员资质方面,未经过专业消毒供应方面的专项培训,对消毒供应相关知识缺乏。
2.5对清洗消毒后竹罐,未做到清洗质量监测及保存完整清洗记录。
2.6对清洗消毒设备不能做到定期检测及保养。
3.CSSD标准化处理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7日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要求。罐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方法首选机械清洗、湿热消毒[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中医诊疗操作中所涉及的复用医疗器械进行集中梳理,逐步改进及完善中医诊疗过程中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供应工作,达到标准化处理。
3.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统一密闭式下收下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点,并检查竹罐有无破损情况。
3.2消毒供应中心使用倍力曼 WD250型清洗消毒机,进行集中机械清洗。清洗过程如下:多效清洗酶预洗,温度45 ℃ ,时间5 min,浓度4ml/L。高浓缩碱清洗,温度65 ℃ ,时间8 min,浓度1ml/L。纯水消毒,温度93℃ ,时间5 min。热风干燥,温度120℃ ,时间10 min。
消毒后火罐达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的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且A0值≥3000。[2]
3.3消毒供应中心对清洗消毒各环节有完整的监测记录,包括物理监测及化学监测。
3.4对清洗机使用状态及功能有每日的测试,并定期保养检修。
3.5对清洗用水,采用软水清洗,并定期监测电导率及培养。
4.CSSD标准化处理与传统高温煮沸方法清洗质量效果评价
将两种清洗方法清洗消毒后的竹罐,分别进行采样。每种方法30只,进行免疫荧光ATP法检测,检测其蛋白残留量。此检测方法,能真实有效的反映竹罐的清洗质量。
CSSD标准化处理清洗后,对竹罐进行免疫荧光ATP法检测蛋白残留,正常值:2000-4000RLU,采样抽查结果在37-521RLU之间,在正常值范围。传统高温煮沸方法处理后, 对竹罐进行免疫荧光ATP法检测蛋白残留,采样抽查结果在368-2756RLU之间,在正常值范围。对两种处理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均符合要求。
分析我院各科室中医竹罐使用情况,多采用直接拔罐的方法,对刺络拔罐法采用较少,减少或避免了血液及组织液在竹罐内部的粘附,降低了清洗难度。
5.结论
通过比较研究,CSSD标准化处理与传统高温煮沸方法对中医竹罐的清洗效果,均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及《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的规范要求。但综合分析传统方法存在的风险因素,现我院中医竹罐,作为复用医疗器械,全部由CSSD集中供应,进行标准化处理,以防控院内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参 考 文 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S]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