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疗效及应用安全性比较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   作者:张浩
[导读] 目的 分析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张浩
        新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6105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后者接受椎体成形术,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伤椎凸角,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高压缩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安全性

        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占全部骨折的5%-6%,其中以胸腰段骨折最常见,其次为颈、腰椎,最后为胸椎,部分患者还可伴发脊髓、马尾神经损伤,增加患者的疼痛感,降低生活质量[1],病情严重者还会有较高的致残率。目前手术为最佳的治疗手段,本文以对比分析的形式,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差异性。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0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30例中有女性患者13名,有男性患者17名,最小年龄37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为(47.58±3.24)岁。
        实验组:本组30例中有女性患者14名,有男性患者16名,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为(47.64±3.15)岁。
        以上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仰卧位,腹部呈悬空状态,于伤椎位置做手术切口,于骨膜下方位置剥离竖脊肌,两侧剥离,充分暴露椎板,并结合影像学以及触诊来确定伤椎,确定完毕后,将伤椎钉置入人字脊的上部分,逐渐开口,进针,该过程需要以0°方向进入中板,外倾斜角度以10°为宜。在C型臂机的透视下,确定骨质后置入克氏针,并于骨质后部置入椎弓根螺钉,在此期间,如患者有神经压迫情况需减压,再以击打复位方式,复位椎管骨折块,缓解脊髓压迫,如不存在神经症状,则分析脊柱生理弧度,对连接棒进行预弯干预,为恢复椎体高度可以应用运动专用器械进行[2]。
        实验组:椎体成形术:全身麻醉,仰卧位,于伤椎部位行手术切口,暴露相邻椎板、伤椎体、关节突和棘突部位,确保患者的椎弓根钉能够进入椎部顶点,在C臂机的透视下将4枚椎弓根钉置入患者体内,确保患者椎体保持正常高度,经伤处椎体压缩程度严重,则行钻孔干预,置入穿刺套管针,针头斜面保持与椎体中心方向相同,待取出穿刺针内的针芯后,混合注入固化液、硫酸钙粉末,当注入物到达椎体后壁位置后,停止注射取出穿刺针,于切口部位用负压引流方式干预[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伤椎凸角、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疼痛、骨组织吸收不良以及劳动能力下降。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当处理结果显示p<0.05,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伤椎凸角以及伤椎前高压缩比
        见表一所示,伤椎凸角,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高压缩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如下表二所示,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交通、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脊柱骨折的发病率明显提升,且多集中于青壮年男性群体。患病后,检查可见脊柱畸形、不均匀疼痛等情况,病情严重者可见感觉功能以及运动功能丧失,增加瘫痪的几率。
        目前手术是治疗脊柱骨折的常见手段,但是不同的治疗方式有着不同的治疗效果,差异性明显,本文的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有利于调整椎体压缩的程度,对于压缩程度不明显的椎体,可以通过段钉进行固定,预防椎弓根钉过长损伤椎间隙神经,此外,合理的方向钉入,有利于更好的连接连接棒,压紧钉尾部位,同时,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手感逐渐的恢复椎体松质骨内部,降低钉置入椎间隙的可能性,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该方式可以通过多角度的接触,提升椎弓根的轴向负荷力,保证椎体骨组织的稳定性。但是有该方式随着骨折复位高度的增长,也会增加椎体内部的空腔,出现无法填充、填充不均匀的情况,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弊端。
        椎体成形术可以提升椎体稳定性和强度,降低椎弓根螺钉的应力,减少螺钉弯折或者断裂的情况发生,优化临床脊柱骨折治疗效果。并且该手术方式操作便捷,硫酸钙水溶性较差,所以对患者的机体无负面影响,还可以优化止痛的效果,利于椎体的重建。
        综上所述,脊柱骨折采取椎体成形术相比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更加有效,可以明显提升治疗的效果以及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振华,桑原田,杜超.椎体成形术联合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3):40-42.
        [2]孙涛.对比研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差异及不良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2):16-17.
        [3]姬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对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07):1075-10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