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研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   作者:翟明
[导读] 目的对骨伤科疼痛性疾病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翟明
        阳谷县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300
        【摘要】:目的对骨伤科疼痛性疾病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骨伤科于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疼痛性疾病患者按照抽样数字随机分组法划分为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方式,n=50)和中医组(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方式,n=50)。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手术组比较明显较高(96.0%>80.0%),中医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手术组(94.0%>76.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较为显著(均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与手术治疗方式相比疗效更为理想,患者对治疗较为满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骨伤科疼痛:中医外治法:满意度;疗效
        中医外治法主要是借助药物熏蒸、推拿、按摩、针灸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经络调节和气血调理从而缓解患者疾病带来的疼痛的一种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治疗注重基础调理,副作用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和欢迎。本次研究旨在探究针对骨伤科疼痛性疾病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1基础资料和治疗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骨伤科于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疼痛性疾病患者按照抽样数字随机分组法划分为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方式,n=50)和中医组(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方式,n=50)。中医组患者的年龄最小32岁,最大70岁,平均(50.62±2.28)岁:其中男性有32例,女性有18例:病程为3~6(4.25±1.16)周;疼痛类型:22例为单侧足跟痛,28例为双侧足跟痛:其中31例有骨刺,19例无骨刺。手术组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69岁,平均(49.56±2.33)岁;其中有男性29例,女性11例;病程35~7(8.95±3.12)周;疼痛类型:25例为单侧足跟痛,25例为双侧足跟痛;26例跟骨有骨刺,24例无骨刺。将两组基础资料进行组间比对发现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继续进行组间比较。
        纳入标准:100例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
        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者,2)有严重认知障碍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治疗方法
        手术组患者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叮嘱患者加强休息,适度开展体育锻炼,并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规划和管理。
        中医组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1)局部封闭治疗每周1次,每个疗程治疗3次。向跟腱结节内侧注入松龙和多卡因混合液(醋酸度超强),对明显疼痛的部位进行按压,注射结束给予无菌处理。2)每天1次实施竹棒锤击法治疗,每次锤击时长为20分钟,每个疗程治疗3周;3)中药外敷术。中药配方为:将木瓜40g,细辛、独活、灵仙、没药各20g,乳香、生南星、生草乌、生川乌、各25g磨成粉状平均分为6份,使用时每次1份与食用醋混合调配搅拌成膏状,于患处进行热敷治疗。换药每7天1次,每个疗程换药3次。
        1.3观察指标
        认真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1)治疗后,患者各项体征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足跟疼痛彻底消失且6个月内无复发现象,患者可以正常行走判定为显效:2)患者各项体征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足跟功能接近正常,可正常行走但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会有不适判定为有效:3)患者各项体征和足跟痛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者病情加重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使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在患者出院前发放并填写后收回,患者满意度越高说明对治疗效果越满意。
        1.4数据处理
        借助SPSS24.0版本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技术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验证;对计量资料使用就()表示,行t验证:当P<0.05时说明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如表1)
        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手术组比较明显较高(96.0%>80.0%),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x2=6.060,P<0.05)。
   
        2.2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情况比较(如表2)
        中医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手术组(94.0%>76.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较为显著(x2=6.352,P<0.05)。
      
        3讨论
        中医上认为骨伤科疼痛在痹症范畴内。患者根骨结节附近发生劳损会引起足跟痛,并在走路时加剧,给患者的活动带来严重的不便。足跟痛的发生原因多由于走路、站立姿势不良或过度劳累所致[1]。此疾病在中老年群体或肥胖患者中较为多发。一般有骨刺形成会加重疼痛,患者病情发展严重甚至会无法行走丧失活动能力,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中医学认为此疾病主要是关节受到寒湿引发,需要化瘀疏通[2]。研究中通过使用中药外敷术将药物成分渗入体内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活血驱寒的作用。使用竹棒敲击方法则可能借助震动对毛细血管产生刺激,加速血液循环收张、水肿能被快速吸收,将病变产物快速代谢。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手术组比较明显较高(96.0%>80.0%),中医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手术组(94.0%>76.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较为显著(均P<0.05)。
        综上可知,本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包括中医针灸、外服、敲打按摩等方式,并操作简单易掌握,疗效好、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患者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张勇,李蓉,王侃.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中的实施效果分析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8):68.
        [2]曹华生.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中的实施效果分析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v.8(34):197-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