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乐瑞
武警新疆总队执勤支队卫生队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中综合创伤急救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2到2021-2期间从我院选取严重胸腹外伤患者共计88例展开研究分析,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行传统急救模式)和观察组(n=44,行综合创伤急救),比较两组患者就诊-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就诊-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观察组均显著较短(P<0.05)。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严重胸腹外伤患者行综合创伤急救的效果突出,缩短了就诊-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创伤急救;严重胸腹外伤;并发症
临床中严重胸腹外伤属于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的疾病,具有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且伴随存在多种脏器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对于严重胸腹外伤而言,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需多个科室展开救治,从而避免不良后果。综合创伤急救属于一种新型救治模式,对人员配置和救治流程具有优化作用,有效提升了救治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效性,提升了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于2020-2到2021-2期间从我院选取一共88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综合创伤急救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2到2021-2期间从我院选取严重胸腹外伤患者共计88例展开研究分析,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行传统急救模式)和观察组(n=44,行综合创伤急救)。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39.46±0.2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0.22±0.23)岁。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即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急救模式,即实施清创、包扎等院前急救干预措施,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评估患者病情等。
观察组行综合创伤急救,具体方法如下:(1)急救相关准备工作。积极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评估,促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急救措施和正确应用急救用品,积极做好急救室、急救设备以及急救物品的安排工作,于最近的护士站设立急救诊所,协调好救护车。与此同时,积极加强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第一时间做好相关准备工作。(2)急救措施。医护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切忌移动病人,快速完成各项检查,比如心电图、血压、脉搏,同时检查伤口骨折情况,及时止血并包扎,维持呼吸畅通,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给予吸氧治疗,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和心电图。(3)和目击者进行沟通,确认严重创伤性骨折发生原因、病史以及血型,积极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手术准备,安排输血等[1]。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就诊-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就诊-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就诊-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观察组均显著较短(P<0.05)。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表2。
3 讨论
就严重胸腹外伤而言,通常为突发性致伤,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为诱发严重胸腹外伤的主要原因,可对多个部位产生损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严重胸腹外伤病情十分复杂,可分为多种损伤类型,对多个系统和器官产生了累积,需多个科室协同施救,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就诊-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观察组均显著较短;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分析原因:综合创伤急救具体主要指一种通过在院前成立急救小组,将急救所需物品准备齐全,让所有人员都会熟练运用,并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的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减少了电话后的准备时间,缩短了急救时间,提升了抢救成功率。由于严重胸腹外伤患者多为多发伤,伴随存在大量失血的情况,所以在实施急救的过程中保证输血,维持呼吸畅通,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将患者送抵医院,在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的情况下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
综上所述,严重胸腹外伤患者行综合创伤急救的效果突出,缩短了就诊-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俞夏娣, 张亚丽, 方雅,等. 改良版SBAR沟通模式在抢救室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 重庆医学, 2020, 049(005):762-765.
[2]刘颖, 王燕, 刘畅. 优化创伤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 016(005):237-239.
[3]江吕泉, 杨乐, 郑建,等. 损伤控制在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四肢和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 武警医学, 2020, 031(005):4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