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麦门冬汤治疗肺炎喘嗽后期阴虚肺热证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   作者:张恺 杨红杰
[导读] 目的 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后期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依据
        张恺 杨红杰
        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华亭  744100
        摘 要  目的 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后期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笔者治疗的肺炎喘嗽后期23例,应用辨证论治思维对症选药,以沙参麦冬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观察肺炎喘嗽后期7d,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23例肺炎喘嗽后期患儿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95.66%。结论 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后期是有效的。
        关键词  肺炎喘嗽后期;沙参麦冬汤;临床观察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其后期阶段,余邪未尽而正气受损,邪热伤津耗气所致。跟师发现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后期有很好的疗效。现将笔者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门诊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23例肺炎喘嗽后期患患者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3例患者全部为门诊肺炎喘嗽后期病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0岁-50岁,全部病例均以干咳少痰、低热盗汗为主症前来就诊。
2.治疗方法
        常用药物组成:沙参、麦冬、玉竹、桑叶、天花粉、甘草、茯苓、白术、玄参。服药方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忌食辛辣、冷饮、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临床加减:肺热未清加黄芩、地骨皮清解余热;低热反复加青蒿、炙鳖甲清虚热;盗汗加浮小麦、煅牡蛎、煅龙骨敛阴固涩;久咳加五味子、百合、柯子敛肺止咳。治疗7d后统计其疗效。
3.治疗结果
3.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肺炎喘嗽诊断依据是:
        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喘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3.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有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4.血象:大多数白细胞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6.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症、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但诸证并不一定同时出现,轻重也不一。其中咳嗽为必有之证,婴幼儿可见不同程度的鼻煽,一般常伴有发热,但也有未发热或不发热者,重证可见张口抬肩、摇身缬肚、口唇紫绀、脉疾舌绛等危重证侯,轻者也可仅见发热、咳嗽、或略见起憋而无其他严重症状。其后期阶段,则见低热潮红、干咳少痰或无痰、盗汗、口干,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3.2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外周血化验正常,舌红苔薄白。有效:干咳少痰、低热盗汗症状明显缓解,外周血化验正常。无效:症状及体征未完全消失,外周血化验未恢复正常。


3.3治疗结果
        显效15例,占69.57%;有效7例,占30.44%;无效1例,占4.35%。总有效率95.66%。
4.典型病例
        病例 1. 患者廖某某,女,27岁,于 2018年12月就诊,16天前因发热,流清水样鼻涕,轻度咳嗽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当时体温最高38.7℃。经肌注复方氨基比林及静滴抗生素后体温下降,次日体温再起,继续如上治法。3 天后出现咳嗽明显加重,伴喘息。某医院拍片示: 支气管肺炎。经住院输液,8 天后痊愈出院,除进食比以前稍差外,无明显异常。2 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 38.3℃朝轻暮重,自服蒲地兰口服液无效而就诊我院。现体温 37.8℃,干咳少痰,舌质红,少苔,余无明显异常。诊为肺炎喘嗽,阴虚肺热证,予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拟沙参麦冬汤加减。南北沙参各15g、麦冬10g、乌梅10g、桔梗6g、杏仁10g、天花粉15g、玉竹6g、薄荷( 后下) 6 g、桑叶10g、茯苓10g、生山楂15g、炙甘草3g。水煎,频服,3 剂而愈。
        病例 2.患者杨某某,男,33岁。于 2019年12月就诊,10天前因发热,流清水样鼻涕,干咳少痰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当时体温最高38.5℃。经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患者体温下降,症状缓解,2天后出现咳嗽明显加重,伴喘息,低热盗汗。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现体温 37.8℃,干咳少痰伴喘息,咳嗽无力面白少华,动则汗出,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质偏淡,少苔,脉细数无力。诊为肺炎喘嗽,气阴两虚证,予补肺健脾,益气化痰,拟沙参麦冬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南北沙参各15g、麦冬10g、乌梅10g、桔梗9g、杏仁10g、天花粉15g、玉竹6 g、薄荷( 后下) 6 g、桑叶10g、太子参15g、法半夏6g、白术10g、茯苓10g、生山楂15g、炙甘草3g。水煎分服,一日一剂,一日两次,2剂而基本痊愈。
5.讨论
        肺炎喘嗽是肺系常见的疾病之一,“肺炎喘嗽”一词首见于清代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气促发喘鼻煽胸高第五十一》,原意是指在麻疹过程中,由于热邪不清,肺气郁闭而表现出胸高、气促、鼻煽的一种症候类型。根据《说文解字》曰:“炎者,炽也,火光上夜。”中医认为肺炎喘嗽之“炎”是指“肺热炽盛”之病机,与西医学的“炎症”之“炎”不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季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肺炎喘嗽的预后一般与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受邪的轻重及护理适当与否有密切关系。若能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年龄幼小,体质虚弱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至后期则会出现正虚邪恋,阴虚肺热之证。本证为肺炎喘嗽后期阶段,余邪未尽而正气已虚,或因素体阴虚,或因邪热伤津所致。热病伤阴,阴虚内热,则见低热,面色潮红;肺阴伤则干咳少痰或无痰;阴虚内热,迫津外泄,则见盗汗;热病伤津,则口干,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花剥或无苔,脉细数,均是阴虚内热之征。
        沙参麦冬汤源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冬桑叶、生扁豆、生甘草7味药组成,具有养阴清热、润燥生津之功,主要治疗温热和燥热之邪伤及肺胃阴分之证[2]。其中沙参、麦冬具有养阴清热润燥之效,玉竹、花粉具有养阴润燥生津之效;冬桑叶轻清宣透,疏邪布津,一可凉透燥热而外出,二可宣降肺气以布津,载轻清之药上行,三可凉肝以防肝火风阳之升动;生扁豆甘平和中,既鼓舞脾胃生津之源,又可防止甘寒滋腻碍胃之弊;生甘草甘平泻火和中,调和诸药以为使。全方药味轻灵简洁,诸药合同,既养阴清热、润燥生津,又无滋腻之弊,符合生理病理特点,与肺炎喘嗽后期方证相对,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文棣.校注·清·吴鞠通著·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 1994: 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