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学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   作者:李荣兴 通讯作者:顾玉兰
[导读]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学的特点
        李荣兴  通讯作者:顾玉兰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江苏南京,2118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学的特点。方法:回顾医院内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儿童患者68例,全部儿童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或超声影像治疗,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超声影像对治疗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病症的特点。结果:根据相应的病理结果显示,68例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患者中包含腔外型54例、腔内型14例,其中包含回肠39例,空肠4例,回盲16例,胃十二指肠4例,结直肠5例;根据多层螺旋CT检查出回肠40例,空肠5例,回盲16例,胃十二指肠2例,结直肠3例;根据超声影像检查出回肠34例,空肠3例,回盲17例,胃十二指肠3例,结直肠2例,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与此同时,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检查所产生的准确程度、误诊率、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学均能够准确的检查出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病症。
        【关键词】儿童;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多层螺旋CT;超声影像学
        肠重复畸形作为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能发生在口腔到肛门的任何部位处,回肠处最为多见。小儿肠重复畸形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等症状,由于此类疾病多出现于婴幼儿时期,患者表达受限,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随着医疗科技愈发发达,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已经成为当前诊断检查该病的主要方法,本文将在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特点,为未来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病患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医院内曾经接受治疗的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患者总计68例,其年龄分布为1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5.5±0.6岁)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7名,女性患者31名。在一般资料中,68例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根据本次实验所选对象,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
        ①经过相应检查确定患有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
        ②根据相关病理确定,儿童年龄必须在1个月至11岁之间;
        ③拥有完整的病历资料;
        ④未出现其他先天性缺陷病症,如先天性失聪等。
        1.3 排除标准
        根据本次实验所选对象,制定相应的排除标准:
        ①仅在本院内检查,但未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
        ②患有先天性缺陷
        1.4 检查方法
        1.4.1 多层螺旋CT检查
        多层螺旋CT检查改善了以往的断层CT扫描时间长、分辨率低的特点,通过不间断的采集投影数据,增加了CT临床应用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漏扫的可能性。在进行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时,采用16层的螺旋CT进行检查,儿童多半采取仰卧位,由膈面开始逐步向下至趾骨联合下缘进行扫描,对于较为配合的患者可以经肘部静脉注射300mg/ml的优维显(每千克2毫升),对于不配合的患者可以利用5%的水合氯醛灌肠镇静,等待患者进入深度睡眠模式后再注射300mg/ml优维显,随后进行螺旋CT扫描。在采用16层的螺旋CT进行扫描时所采用的参数为:螺旋管层厚5mm,螺距选择16m×0.75m,管电压选择120KV,管电流选择300mAs,碘海醇注射液浓度选择1.5mL/kg,根据所检查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选择扫描时使用的碘海醇注射液的注射速度,进而得到患者的扫描图像。
        1.4.2 超声影像学检查
        医学界的超声影像检查是基于超声波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使得人体内部内脏或肌肉可视化。在进行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仪(DC-N3S),儿童多半采取平卧位,对于不配合的患者让其口服浓度为10%的0.5~0.7mg/kg的氯醛,必须保证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超声检查。在进行超声影像检查时,首先要用频率在3~5MHz的专业腹部探头扫描患病部位,确定患者病灶的具体位置、形态后,将腹部探头换为高频率(8~10MHz)探头观察其具体病症的病灶囊壁的结构特征,主要观察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具体部位是否存在渗出、穿孔口扭转特征,同时采用彩色仪器观察病灶周围的肠管是否存在增厚、黏连现象,必须重点观察囊管壁是否存在血流情况,将探头的速度设置为0.01~0.1m/s,直接观察肠系膜以及肠管内壁的血流特点。
        1.5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0.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s)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结果
        通过手术记录显示,68名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患者的病灶大小均在19mm×12mm至185mm~125mm之间,实验中涉及到的68例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患者中包含腔外型畸形患者54例、腔内型畸形患者14例,其中包含回肠39例,空肠4例,回盲16例,胃十二指肠4例,结直肠5例。
        2.2 多层螺旋CT结果
        由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表明,共有66例患者诊断为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回肠40例,空肠5例,回盲16例,胃十二指肠2例,结直肠3例。除此之外,有2名患者被诊断为单纯性肠梗阻与肠扭转,其中误诊概率为2.94%(2/68),准确率为97.06%(66/68)。
        2.3 超声影像结果
        由超声诊断结果表明,共有59例患者诊断为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回肠34例,空肠3例,回盲17例,胃十二指肠3例,结直肠2例。除此之外,有9名患者被诊断为单纯性肠梗阻与肠扭转,其中误诊概率为13.23%(9/68),准确率为86.77%(59/68)。
        2.4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影像结果对比分析
        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检查所产生的灵敏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差异,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的准确度、误诊率以及灵敏度和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影像,但是CT有一定的辐射性,对婴幼儿可能产生一定的危害,临床应用时可以先采用超声波检测,若结果高度怀疑其病症,可再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进一步检查。
        

        【参考文献】
        [1]李学敏,佘雯.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学特点分析[J].海南医学,2021,32(08):1017-1019.
        [2]张淋,刘芳.高频超声在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及其常见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3):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