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   作者:刘俊
[导读]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刘俊
        41272719880724**** 河南 周口 466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结合研究目的对天津市红桥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完成干预后对比组间SAS分值、SDS分值、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分值(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有积极意义,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结合研究目的对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开展分组试验,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2岁,平均(48.21±4.21)岁;脑梗死22例,脑出血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癫痫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4~67岁,平均(47.62±4.35)岁;脑梗死23例,脑出血1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癫痫2例。患者在知情情况下加入本研究,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显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完成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指导等。
        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和细节管理:(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疾病管理流程,强化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和护理的连续性。(2)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3)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并告知患者如何配合处理,提升患者依从性及配合度。(4)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保持病室干净整洁,主动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随时观察和了解患者心理状态。(5)危重患者注重交接班,将患者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接班护士。采用自创SPCOB交接班模式,即Staff(固定人员)、Place(固定地点)、Content(病情内容)、Order(固定顺序)、Bedside(固定床旁交接方式)的循环模式。固定交接班人员:交班护士、接班护士、患者及其家属、护士长;固定交接地点:病室门口、床旁、护士站;病情内容:接班护士复述患者基本信息、主要病情和诊断、主要治疗措施、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病情观察要点、潜在并发症及安全隐患等,交班护士重点补充其班次上患者发生的病情变化。固定顺序:交班者首先进入病房,接班者及护士长依次进入病房;固定床旁交接方式:交班者站床尾,接班者及护士长站病床两侧;由接班者查看患者,交班者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当班病情变化的原因及注意事项,解答家属及患者问题;接班者查看完患者后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存在的主观及客观不适感受;之后患者及家属评价对交接班信息的认可程度,交接班者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护士长针对交接情况对重点病人进行检查,提出指导性的改进意见。(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适时实施心理护理。详细了解患者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解释沟通时注意语言技巧,以通俗语言进行交流。在危重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常感觉沮丧,出现悲观的不良情绪反应,作为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必要时由医院叙事护理小组开展心理援助。(7)音乐护理。音乐能够对人的心理情绪以及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中的音乐护理广泛采用被动形式,这种方式能够让患者通过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让身心得到放松,从而实现心理治疗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在患者起床后以及就寝前,让患者保持平躺姿势,为其播放30 min令人舒心、愉悦的音乐,音乐的音量应保持适中,40 d B为宜,音乐护理10 d为一个周期。

由于各个患者对音乐的品位各不相同,因此,实施音乐护理时可让患者自己选择喜爱的音乐,播放音乐时不宜使用耳机。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通过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数值变化,完成护理方案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评估,量表的评测分值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属于正向关系。②生活质量: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测内容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单项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③护理满意度:由科室护士长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态度,Cronbach's α 系数=0.940,效度=0.841。量表分值为0~100分,分值>95分表示满意,分值为80~95分表示较满意,分值<80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ˉ±s)(xˉ±s)表示,组间以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以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采用秩合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得分状况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得分(21.63±3.27)低于对照组(27.1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5,P=0.001)。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得分状况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得分(22.58±4.01)低于对照组(26.19±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P=0.001)。
        3结论
        临床中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心理障碍通常是由肢体功能障碍所导致,对于患者后续的治疗具有严重的影响。由此,除了为患者实施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应该为患者增加心理方面的治疗、护理内容,通过了解、分析患者发生不良心理的原因,采用对症下药的方式为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综合心理护理的主旨是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通过采用多种护理措施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SCL-90各项评分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SCL-90各项评分结果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后SCL-90各项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后心理矫正情况更加明显,患者的各项心理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分析原因是综合心理护理中的音乐护理能够起到放松患者身心的效果,尤其是音乐中的C调、E调具有舒缓、安抚心理的作用,在音乐的作用下可以更好地平缓血压、心率等机体指标水平。另外,通过自我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更好地照顾自身,又能够进一步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及护理的质量,使自身得到更快的恢复。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更好地改善心理状态的作用以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综合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苏保兰.山西医药杂志.2020(20)
        [2]以信息-知识-行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赵少敏.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08)
        [3]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张营,刘燕,杲萌.山西医药杂志.20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