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在儿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   作者:刘志菊
[导读] 目的:从心理层面入手探析多形式心理干预对于儿科护理的促进作用
        刘志菊
        钟祥市人民医院 431900
        【摘要】目的:从心理层面入手探析多形式心理干预对于儿科护理的促进作用。方法:从我院2019.10-2020.10接受治疗的患儿中选取样本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引入多形式心理干预,最终对比其配合度改善、治疗效果以及情绪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在三项观察指标的评价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多形式心理干预更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能够切中心理要害,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与屠光价值。
        关键词:心理干预;儿科护理;多形式
        儿童因其身心发展不成熟,所以身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同时,儿童的临床护理也具有更高的风险和难度,这就需要临床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儿科护理方式。相关研究表明,儿科临床护理中儿童的心理因素降对护理成效和儿童最终的康复成效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从心理层面入手改善儿科护理工作是当前儿科领域热衷探讨的一个课题。目前,已经有人员对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证实心理干预能够极大提高患儿的护理配合度和依从性,进而降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的心理干预措施。因此,此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专门针对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研究比对,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过程中的患儿样本从我院2019.10-2020.10接受治疗的患儿中选取。共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40例/组。其一般资料具体如下:
        实验组,患儿年龄在2到6岁,平均(3.5±2.4)岁,病症涉及手足口病、肺炎。
        对照组,患儿年龄在2到7岁,平均(3.6±2.5)岁,同样涉及手足口病、肺炎病症。
        上述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不具有明显差异,适合开展临床研究(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仍接受传统护理方式。但实验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接受我院提供的多形式心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放松式心理护理。该护理以放松式按摩指导为主,即指导家长为患儿进行放松式按摩,通过依次按摩患儿的头、面、颈、肩、手、双臂、胸部、小腿、脚掌、后背来帮助患儿放松身体和心情,获得身心上的高度舒适感。此外,为患儿播放动画片,帮助转移其注意力,避免其精力集中于治疗而引发过度紧张。同时,对于出现明显心理不适的患儿,医护人员指导其家长帮助幼儿进行深呼吸,以此来舒缓情绪,放松心情。
        二是引导式心理护理。在帮助患儿初步放松身心之后,需进一步对其心理进行引导式干预,即引导患儿来学习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实践中,护理人员应选择配合度较好的患儿树立榜样,让其他患儿参照榜样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行控制。在引导中,护理人员及其家长应通过肢体接触的方式为其带来安全感,缓解内心恐惧,然后言传身教,让其对各种不良行为形成认知,并能够识别各种危险信号,以便其在感觉不适,出现危险信号时能够及时告知父母。
        三是激励式心理干预。对于儿童而言,其缺少完善的人格和自我认知,所以通常其需要从成年人的言行中收获反馈信息,以此来判断自身言行是否正确。因此,成年人对儿童的激励往往有助于其更好地保持某种行为。从这一点入手,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进一步运用激励式的心理干预措施,即在患儿遇到困难时,要对其进行鼓励,给予其信息。在其表现良好时,给予奖励。护理过程中建立专门的奖励制度,通过言语和物质奖励来刺激患儿保持良好的护理配合度,时期坚持正确的行为,从而使护理过程更加顺畅,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更容易开展。
        四是认知干预。儿童本身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就较为匮乏,在面对疾病的治疗时,其往往会因缺少足够的疾病认知而产生恐惧感,进而引发抑郁和焦虑,在此情况下,对其进行认知干预也是十分必要的。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院专门针对每个患儿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期间尽量采取患儿容易理解的语言方式进行沟通与表达,并辅以情感上的关怀,争取让每个患儿都对其疾病和治疗过程形成基本认知,最大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为患儿带来的焦虑。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取三项指标来评价多形式心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临床上的效果。首先观察两组患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配合度情况。其次观察其疾病的康复情况。其中,患儿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者显著减轻都视为治疗有效,而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有加重迹象则视为无效。有效率等于痊愈与有效人数占总人数的比值。最后,运用焦虑、抑郁量表对患儿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进行评分,每种量表满分50,分值高低与其焦虑与抑郁程度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21.0。
        计量资料以(X±S)代表,数据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代表,行卡方检验。
        研究结果根据P值判定其是否存在有效性。若P<0.05,则说明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且显著的。
        2结果
        2.1患儿治疗配合度对比
        具体如表1所示,实验组配合度高达9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
        如表2所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比对照组82.5%更优,且P<0.05,说明在统计数学上差异明显。


        2.3患儿焦虑与忧郁评分对比
        根据表3数据可知,实验组患儿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在护理前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护理后,其差异显著拉大,P<0.05,证实多形式心理干预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更优。

        3讨论
        由于儿童身心发育不成熟,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往往难以有效配合医护工作者。加之其心理较为敏感脆弱,在面对超出认知范畴的疾病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对于其康复过程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儿科临床护理在现阶段基本解决医疗技术难题的情况下,则应该更多的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入手,将其心理引导和干预放在护理的重心位置。
        目前,对于儿童得心理干预方式众多,而从临床护理角度看,需要专门针对儿童的心理放松、情绪疏导和习惯与认知养成着手进行干预。因此,实践中需要运用多种心理干预方式来达到更为理想的干预效果。此次研究中我院所采用的四种干预手法,就专门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干预。心理放松式的干预让儿童从紧张的情绪中初步放松下来,其中观看动画片、按摩都能够起到身心放松的作用,并使之转移注意力。引导式心理干预则对其情绪控制进行引导,使其逐渐具备该项能力。激励式干预则进一步运用教育领域的手段对其进行刺激,起到巩固强化效果。认知干预则主要解决其对未知所产生的恐惧。根据最终各项指标的观察也充分证实这种多形式干预对其配合度的改善、治愈效果和情绪的缓解能够起到更为突出的作用。因此这一护理干预形式应作为一项重点项目在未来的儿科护理中加以应用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郭桂花.多形式心理干预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1,16(11):213-214.
        [2]胡玉洋.多形式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理韧性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4):222-224.
        [3]石仁萍.探讨儿科护理时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2):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