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亚杰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其神经生物学机制涉及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病变以及脑内5-HT、DA、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目前该病的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心理治疗为辅。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强迫症的研究进展,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做出综述。
关键词:强迫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
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为2.3%,且与其他精神障碍具有较高的共病率。多数强迫症患者认为自己的强迫观念和行为没有必要或不正常,但却无法摆脱,故常为此感到焦虑和痛苦。强迫症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强迫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1 强迫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1.1神经解剖学机制
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是强迫症发生的解剖学结构基础。该环路是皮质功能的补充和调节结构,其病变引起了丘脑水平的门控功能缺陷,从而导致了前额皮质(与强迫性思维有关)和前扣带回(与强迫症的非特异性焦虑有关)的高度激活,使患者表现出强迫性思维和继发性焦虑。经治疗后的强迫症患者尾状核、丘脑和额叶皮质的活动有轻度减少是该学说的有力证据。
1.2神经生化学机制
强迫症的生化机制主要涉及中枢神经递质(主要是5-HT、DA、谷氨酸)的功能异常。
1.2.1 5-HT 参与痛觉、精神情感活动和下丘脑-垂体的神经内分泌活动等的调节,亦被认为是与强迫症发生联系最为密切的神经递质。该学说的最早证明来自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性。
1.2.2 DA 在大脑的运动控制、情感思维和神经内分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A受体阻断药能够增强SSRIs的抗强迫作用,提示强迫症的发生与中枢DA功能亢进有关。
2.2.3 谷氨酸 是脑内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由丘脑投射至前额皮质眶部的丘脑-皮质通路和由前额皮质眶部投射到尾状核头部的皮质-尾状核通路均以谷氨酸为递质进行传导。当此二条通路被激活时,前额皮质眶部和尾状核头部的代谢增加,引起强迫。
2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基本临床表现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不同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
2.1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是指反复闯人患者意识领域的、持续存在的思想、观念、表象、情绪、冲动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没有现实意义,违反了个人意愿;患者明知没有必要,试图对抗,却无法摆脱,因而感到苦恼和焦虑。常见的强迫观念有以下几种:
2.1.1 强迫怀疑 患者反复怀疑自己言行的正确性,需要反复检查核对。患者能意识到事情已做好,只是不放心而想要反复检查。
2.1.2 强迫回忆 患者不由自主地反复回忆起经历过的事情,无法摆脱,感到苦恼。有时可与强迫怀疑可同时出现。
2.1.3 强迫意向 患者体会到一种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的强烈冲动,但实际上不会转变为行动。
2.2 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是指强迫症患者通过反复的行为或动作以阻止或降低强迫观念所致焦虑和痛苦的一种行为或仪式化动作,常继发于强迫观念。常见的强迫行为有以下几种:
2.2.1 强迫检查 多为减轻强迫怀疑所致焦虑而采取的措施,严重者检查数十遍仍不放心。
3.2.2 强迫洗涤 患者为了消除对受到脏物、毒物或细菌污染的担心而反复不断地洗手、洗澡或洗餐具等。
3.2.3 强迫询问 患者不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常需不厌其烦地询问他人以获得解释和保证,从而消除此疑虑所带来的焦虑。
3强迫症的治疗
3.1药物治疗
多数抗抑郁药对强迫症也有效。用于抗强迫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其中,SSRIs是目前治疗强迫症的一线药。
3.1.1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SSRIs通过改变突触间隙5-HT的浓度和提高突触5-HT的神经传递发挥其抗强迫作用。艾司西酞普兰是SSRIs中治疗强迫症的常用药。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对NA和DA的再摄取影响较小,对组胺受体、M胆碱受体、苯二氮卓受体亦无亲和力或仅有较低亲和力,故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3.1.2 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属于非选择性单胺摄取抑制剂,主要抑制NA和5-HT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增加这两种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浓度。氯丙咪嗪是较早用于强迫症临床治疗的TCAs,但治愈率相对较低,且具有潜在的心脏毒性,故不作为首选药。
由于单用艾酞普兰或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效果都不十分理想,因此常需在应用SSRIs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丙咪嗪。
3.2心理治疗
强迫症的发病与患者的性格、生活经历,社会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所以单靠药物治疗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往往需要辅以心理治疗。目前强迫症的心理疗法主要有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
3.2.1 行为疗法
暴露和反应预防是治疗强迫症有效的行为疗法。暴露疗法要求患者面对引起焦虑的物品和环境;反应预防要求患者推迟、减少甚至放弃能减轻焦虑的行为。但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患者未意识到他们的强迫行为是不必要的,一旦遇到压力,这些重复性行为可能又会重新出现。
3.2.2 认知疗法
近年来,正念认知疗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强迫症临床治疗中。正念是一种带着意识的、不加评判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此事此地的方法。2016年曾有研究人员对32例强迫症患者进行了为期8周的正念认知疗法治疗,患者报告的分析表明他们的强迫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3.3.3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由森田正马教授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基本原则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顺其自然”是让患者去接受症状,而非强求改变。“为所当为”是让患者带着强迫的症状集中注意力去做生活中应该做的事情,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森田疗法的治疗形式有:住院式森田疗法、门诊式森田疗法、生活发现会。
4 结语
综上所述,强迫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精神疾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和生化学改变均密切相关。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常需通过药物和心理的联合治疗的方法改善其症状。
参考文献:
[1]赵青,许婷婷,王振.强迫症的神经环路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 20(06): 888-893.
[2]战玉华,王旭梅.谷氨酸系统相关药物在难治性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9,25(14):2872-2878.
[3]郝伟,陆林.精神病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付飞,陈汉波.西酞普兰联合氯丙咪嗪对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QOL评分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6):7-9.
[5]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0
[6]化振,杨来启,马文涛,施旺红.森田疗法在强迫症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3):417-418.
作者简介:于亚杰,女,1998年8月出生,大五学生,专业方向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