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慧,陈婉莹
福建省军区福州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福建 福州市,3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中实施利伐沙班治疗方式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研究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集入院就诊的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75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值法,划分利伐沙班组、华法林组、基础治疗组各25例,华法林组采取华法林治疗,利伐沙班组使用利伐沙班治疗,基础治疗组实施基本尿激酶药物治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利伐沙班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以及肝肾功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谷氨酰基转移酶、肌酐)效果与华法林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白小板、血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与华法林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基础治疗组,两组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利伐沙班是治疗老年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提高患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利伐沙班;老年;血栓性疾病;;疗效;安全性
血栓性疾病治疗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现阶段使用的抗凝药物缺陷较多,临床使用较多的是华法林,安全窗口较窄,并且极易受到食物影响,具有较大的出血风险,肝素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口服使用,难以长时间使用[1]。利伐沙班药物选择性较高,可以直接抑制凝血因子,固定性较好,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用药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监测,属于更加高效的抗凝类药物。现阶段针对高龄老年群体使用利伐沙班治疗血栓性疾病,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效果较好。本研究通过对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集入院就诊的50例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客观性研究,探讨患者临床应用利伐沙班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公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集入院就诊的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75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值法,划分利伐沙班组、华法林组、基础治疗组各25例,利伐沙班组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大值为93岁,最小值为71岁,平均年龄值为(82.0±3.6)岁;华法林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大值为91岁,最小值为70岁,平均年龄值为(80.5±3.5)岁;基础治疗组患者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最大值为91岁,最小值为70岁,平均年龄值为(80.5±3.5)岁。三组患者在入组时就诊年龄、性别以及诊疗时间等基线资料实施客观数值比对,数值差提示具有比对价值(P>0.05)。
纳入标准:研究收集患者年龄高于75岁;患者卧床大于3天;具有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
排除标准:患者于6个月内出现心脑血管时间,存在严重外伤以及重大手术;患有肾功能异常以及肝功能异常。
1.2方法
华法林组患者选择华法林治疗方式,患者使用适量口服华法林(国药准字H20084641,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在患者INR稳定之后,数值控制为1.6-2.5情况下,暂停使用低分子肝素,继续口服应用华法林,继续监测患者INR数值;利伐沙班组患者使用利伐沙班(H20181087,BayerAG)治疗,药物使用剂量为10mg,1次/天。基础治疗组使用尿激酶(国药准字H20074226,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治疗,以50万单位溶于25%的葡萄注射液二十毫升中静脉推注,再以50万单位加5%的葡萄糖溶液五百毫升中静脉点滴,一天两次,应用七到十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以及肝肾功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谷氨酰基转移酶、肌酐);凝血功能(白小板、血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不良反应发生率(便潜血阳性、肝肾功能恶化、咯血)。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进行客观统计,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与肝肾功能对比
治疗后,利伐沙班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与华法林组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基础治疗组,两组血红蛋白、肝肾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对比
治疗后,利伐沙班组患者的凝血功能与华法林组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基础治疗组,两组凝血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利伐沙班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华法林组为40.00%,利伐沙班组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基础治疗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利伐沙班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具备高选择性,同时可以与竞争性的Xa因子活性实现点位结合,结合方式可以阻止凝血瀑布中的内源性以及外源性途径[2]。对凝血酶产生和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3]。同时利伐沙班药物应用并不会抑制血酶活性,同时对血小板聚集不会造成影响。利伐沙班药物可以直接抑制Xa因子,同时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间接性,这种作用提示其可以防治静脉血栓,同时对动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效果。现阶段临床上已经存在利伐沙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上的研究应用,但是并没有大样本研究。利伐沙班应用主要是预防手术之后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在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或者是长期治疗过程中使用,剂量基本确定为15-20mg。本研究中,利伐沙班组患者与华法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伐沙班组低于华法林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基础治疗组,利伐沙班组患者与华法林组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使用利伐沙班药物治疗,可以提升老年患者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口服利伐沙班是治疗老年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提高患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沙沙,范利,曹剑,等.利伐沙班治疗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039(001):43-46.
[2]金鹏,周琪,石向明,等.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治疗高龄非瓣膜性房颤病人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013):1504-1506.
[3]黄芳芳,汤云霞,翁少翔.不同强度华法林与利伐沙班对高龄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浙江医学,2018,040(011):119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