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王鹏 邓长静
[导读] 目的:对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探究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中的重要性。

        王鹏  邓长静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湖北 宜昌  443300
        摘要:目的:对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探究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某妇幼保健站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的进行视力筛查的120名儿童,并对入选儿童进行视力筛查,通过筛查结果来说明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之中的具体应用。结果  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较高,且年龄越大,异常率越高。结论 积极对学龄前儿童开展视力筛查,对尽早发现视力异常有利,也便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关键词:视力筛查;学龄前儿童;保健;应用        
        屈光不正是存在于学龄前儿童的主要眼科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其视觉的正常发育。近年来,日益普及的各种电子设备导致国内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健康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发生视力异常的比例不断增加。学界研究结果显示,对学龄前儿童来说,这个阶段的视觉发育比较敏感,并且也属于最佳的纠正视觉阶段,对儿童视力异常能够及时并干预措施到位,就非常有利于其视力水平的恢复[1]。在儿童保健项目中,视力属于其中重点项目之一,而视力筛查可将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及时掌握,并为实施保护和矫正措施提供合理的依据。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已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将儿童视力保护看成重点内容,以视力筛查为手段,全面推进儿童视力防护意识的提升,这已成为当前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项目。
        ⒈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本保健院接受接受视力筛查的学龄前儿童120名,其中有男童和女童分别为70名和50名;儿童年龄在3~6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03±0.25)岁。再看其年龄构成,有43名(35.83%)为3岁儿童;有40(33.33%)名4岁儿童;有37(30.83)名为5~6岁儿童。
        1.2主要方法
   本研究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主要采用的视力筛查法,即标准视力对数表,在开展筛查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好室内光线的要求,确保能够有柔和的光线,以免有强光出现。一旦视力筛查中出现儿童视力异常的提示,就应向家长告知,需要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结果是儿童视力可疑的提示,就应叮嘱家长,必须定期带儿童来进行复查。
        1.3评价标准
        本研究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采用的具体评价标准,主要是以《视力表国家标准——标准对数视力表》(GB 11533-1989)中的相关内容为参照来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以(χ- ±s )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χ2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若P<0.05,则表示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 本组儿童视力筛查总体情况
        本组学龄前儿童120名,其中视力正常者为100名,其构成比为83.33%,在这其中,有男童为58名,女童为42名。有视力异常者为8名,其构成比为6.67%,在这其中,有男童和女童各为4名。有视力可疑者为11名,其构成比为9.17%,在这其中,有男童7名,女童4名。
2.2 比较各年龄阶段儿童视力筛查情况
        本组各年龄段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为:3岁儿童视力异常仅2名,视力可疑为0;4岁儿童也为2名,但视力可以有5名; 5~6 岁儿童有视力异常为6名,而视力可疑为6名。通过对各年龄段儿童视力异常率和视力可疑率的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1。

        ⒊讨论
        学龄儿童发生势力异常与屈光不正息息相关,一般有屈光参差、远视、近视以及散光等一些表现[2]。目前,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率很高,手机和计算机被儿童长时间的近距离观看,影响到其户外活动的兴趣,再加上家长管理孩子松懈,不能够关心儿童视力,这就导致视力异常出现。学龄前儿童具有比较特殊的生理特征,其眼球相对要短,一般表现为生理性远视。通常来说,儿童自身的调节作用比较强,轻度的生理性远视对视力发育不会产生影响。可是儿童观看电子设备时间比较长,让眼球的紧张状态持续,就可导致短暂的调节痉挛出现,而假性近视就会产生。这就需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尽量阻止视力降低。如果干预不及时,就可能发展到真性近视,你就会对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严重影响[3]。
        研究结果表明,处于3岁以下的儿童,其视力发育一般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阶段性,对儿童开展定期视力筛查,会对视力异常情况尽早发现比较有利,也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就本研究的结果可见,在本组学龄前儿童120名中,视力正常率达到83.33%,仅有6.67%的视力异常率和9.17%的视力可疑率为 9.33%。并且在儿童的3 岁、4 岁和 5~6 岁不同年龄阶段之间,其视力异常率与视力可疑率的差异比较显著,而且其视力异常率的升高与年龄之间成正比关系。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在于:比较大年龄的儿童,习惯于频繁使用电子设备,并且还将高能量食物过多摄入,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方面比较缺乏,这是造成儿童屈光度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临床上,一般认为新生儿出生2年之后,是视力发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这个视觉发育过程一般能持续到9~10 岁。由于矫正视力这个过程比较长,最为合适的时间就是在学龄前开展视力筛查和矫正。让学龄前儿童接受视力筛查,以便可以将其视力异常现象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采取干预视力异常的措施,从而让儿童视力降低的速度延缓甚至停止。可采取的干预措施,主要有尽量少用电子设备,使用的时候控制好距离;日常可多到户外参加活动,多用视力观察绿色植物或眺望远处自然景色;为儿童提供出以个舒适、整洁和安静的生活环境,充分放松其眼睛,这可在眼部肌肉疲劳减轻的同时,也能确保其睡眠质量良好;让儿童养成比较健康的生活习惯,摄入食物要严格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要把挑食的坏毛病改正;还应将勤洗手和洗脸的习惯养成,以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预防减退视力。在家庭正常视力保健之外,卫生部门和托幼机构也应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工作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应定期举办一些爱眼宣传方面的活动,对视力筛查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大力宣传,多向大家进行视力保健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并对视力保健的重要性再三进行强调。
        托幼机构要把眼部保健工作做到位,应为儿童养成健康的用眼行为和习惯提供帮助,并对不良用眼行为对视力的不良影响讲解清楚。要让家长知晓儿童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危害性,对儿童视力情况日常多多关注,看看儿童是否有眯眼和近距离看事物等现象;看看儿童是否存在看物体歪头以及有流泪、眼睛痛等现象发生,以及学生对运动是否存在不喜欢的情况。一旦有这些症状出现,就应对其视力及时开展查。
        综上可见,因为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异常相对普遍,而且在年龄增长期间,其视力异常必然更为严重。积极对学龄前儿童开展视力筛查,对尽早发现视力异常有利,也便于及时实施干预措施,为儿童视觉正常发育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建军.隆德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8,3(23):5576-5578.
[2]钱锦芳,伍雪云,黎冬梅.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情况及Titmus 立体视图法在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广西医学 ,2017,39(07):974-976.
[3]徐酉华.国产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在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中的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018):3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