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梅
三台县人民医院 621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上、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研究临床诊治措施,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择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来我中心儿科门诊治疗的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各30例,分析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结果:60例患儿在治疗结束后均全部康复。结论:及时给予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有效的诊治对策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积极进行锻炼,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该病。
关键词: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
呼吸道感染属于儿科多发病,从全世界情况来看,这种疾病是致使〈5岁儿童死亡的第一因素。此病患儿的症状表现非常容易辨别,但医务人员在治疗期间极易忽略诱发此病的病因以及致病病原体。有报道指出,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唯有针对感染因素类型来有目标地施治才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帮助患儿恢复健康。为研究儿科上、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基于此,本文特从儿科抽选了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来完成对照分析,以便明确目标治疗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来我中心儿科门诊治疗的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各30例。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9岁,平均5±2.2岁;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10岁,平均5±2.7岁。
1.2临床表现
由于抵抗力的差异,患儿临床表现与年龄大致成负相关关系,年龄小的患儿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而年龄偏大的患者则病情较轻。
第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全身症状主要为烦躁乏力、头热头痛,局部症状主要为咽部不适,鼻塞流涕等。
第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急促、头热头痛、持久干咳,部分患儿伴单侧、双侧胸痛。
1.3临床诊断
第一,上呼吸道感染:实施血常规检查。检查时若发现白细胞数量偏低,或中性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则可确诊为病毒性感染。若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升高,则确诊为细菌性感染。
第二,下呼吸道感染:实施X线胸片检查和CRP检查,若CRP升高诊断为细菌性感染。
1.4病原检测结果
第一,上呼吸道感染: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23例白细胞数量偏低,中性细胞数量减少,确诊为病毒性感染。7例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升高,确诊为细菌性感染。
第二,下呼吸道感染: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胸片检查结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片状阴影,17例CRP明显升高,诊断为细菌性感染,13例诊断为病毒性感染。
1.5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拟定治疗方案。
第一,上呼吸道感染:23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利巴韦林口服或静脉注射(流感病毒引起的则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口服),7例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依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抗菌治疗,抗菌药物选择头孢或青霉素,若患儿有链球菌感染,则给予青霉素治疗1~2周;若患儿伴有高热,则先口服布洛芬降温,或采用物理办法降温;若患儿惊厥,则先使其镇定。为防止交叉感染,应嘱患儿家属多给患儿喝水,并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
第二,下呼吸道感染:给予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类药物。
2结果
通过严密注意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体征与症状变化,依据其实际病情好转程度并结合合理应用抗菌药的指导原则来明确有无做好合理用药。上、下呼吸道感染共60例患儿均在治疗结束后均全部康复。
3讨论
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儿科,尤其属感染部位在上呼吸道者最为多见。患儿由于其鼻腔短、腔内黏膜柔软、分布的毛细血管丰富、血清所含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少以及外界侵袭性因素等而极易形成此类疾病,临床在应对该病时往往选择抗生素治疗。临床医生过去在治疗此病时常常仅凭借其已经形成的经验来决定用药内容,而并未将病原学检查作为客观诊断的前提。这样一来,由于呼吸道感染患儿所表现出的症状都大致相同,使得对于该病的治疗缺乏针对性。对抗生素的盲目使用不仅难以有效提升疗效,而且也使得医院的医疗资源被浪费了。再者,滥用药物还可能促使病原菌对所用抗菌药形成耐药性,甚至还可能造成二次重感染,这样的话,当病情被拖延到后期将可能出现无药可用的现象。
随着人们对感染病治疗的认识以及感染疾病诊疗水平的发展,过去"某药抗菌能力强、疗效好"的意识概念正在朝着对于感染病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转变。从当前情况来看,病原菌检查已经演变为合理用药的标准。患儿感染不同病原体后,虽然其体征与症状方面有一定差异,但在实际诊疗期间想要借助一些体格检查或者影像学检查来清楚地区别感染类型还面临着较大的难度,而病原学检查作为诊疗检查中最客观的辅助手段则能够指导医师正确用药,从而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内容。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需谨慎,否则极易引起反复发作,导致病情加重,延长治疗时间。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时间较长,病原菌耐药性也更强,正确使用抗感染药物,避免抗生素滥用十分重要。在使用抗生素时,主要注意的问题为以下两个:(1)有针对性的应用抗生素,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诊断结果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2)考虑好用药时间,使抗生素的浓度保持在治疗窗口内。
从本次研究来看,患儿临床表现与年龄大致成负相关关系,年龄小的患儿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而年龄偏大的患者则病情较轻。一旦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家长往往惊慌失措,要求医生尽快做出对症处理。实际上,临床表现只是患儿机体抵抗病原菌的反应,强行介入如使用激素降温反而会引起副作用。因此,我们在治疗时一定要耐心向家长解释,要求家长听从医生的嘱托。
参考文献
[1]胡璇.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2):127-128.
[2]刘玉芹.临床儿科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2):81+83.
[3]付金霞.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12):153.
[4]何志锋.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3):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