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徐一凡
[导读]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徐一凡
        台州市黄岩区城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省台州市  31802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施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2例,施行常规西医+中医康复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情况、颈椎前屈活动度、症状消失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χ2=5.126,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且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前屈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更高,t=5.863、7.014、14.444,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疼痛、肢体麻木、眩晕、视觉障碍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t=12.653、12.927、11.510、17.791,P<0.05;观察组颈椎疼痛、肢体麻木、眩晕及视觉障碍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t=10.629、6.935、4.858、6.822,P<0.05;观察组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80.95%),χ2=6.098,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行中医康复治疗有助于加速症状缓解,减轻疾病痛感,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更强。
        关键词: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引言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刺激脊神经根而出现颈肩背疼痛、上肢放射痛、严重者出现运动及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的疾病,其发病与年龄、性别、职业、睡姿等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普遍增多,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此病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已被临床所证实,本文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研究,随机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观察组42例患者年龄为28~65岁,平均(40.62±2.54)岁;男女分别为24(57.14%)、18(42.86%)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5年,平均为(1.36±0.58)年。对照组42例患者年龄为27~63岁,平均(40.65±2.58)岁;男女分别为23(54.76%)、19(45.24%)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平均为(1.40±0.62)年。2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具体内容如下: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共识给予针刺、推拿等物理治疗,配合营养神经、止痛等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正常健康宣教,嘱患者避免长时间伏案,注意颈部保暖。观察组在正常健康宣教基础上,参照2003年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新编八段锦》,教导患者缓慢行第4式“五劳七伤往后瞧”,每天3次,每次5分钟。(科室成立传统功法训练小组:团队成员由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5名责任护士组成,由主治医师任组长,制定传统康复训练、访视、时间管理方案,由组长对组员进行培训指导)。“五劳七伤往后瞧”练习方法: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1.3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但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14例治愈,12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19例治愈,13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统计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126,P<0.05。
        2.22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前屈活动度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且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前屈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2.32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颈椎疼痛、肢体麻木、眩晕及视觉障碍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明显增加,尤其是年轻人,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中医治疗中,针灸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镇痛疏风、祛邪扶正、醒脑开窍、调和阴阳、通经行气的功效,不仅可以促进神经根、椎动脉炎症的吸收,将椎间隙和椎间孔扩大,使神经血管压迫减轻,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还能对神经进行刺激,对交感神经活动进行抑制,使颈部血管痉挛减轻,使组织缺氧缺血和局部水肿得到改善。在穴位选择方面,颈夹脊穴内夹督脉,外邻足太阳膀胱经,可以对全身脏腑气血进行调节,使局部疼痛减轻;大椎又被称之为白劳,具有扶正祛邪、益阳固表、清热醒脑、通阳解表的功效,与风池配伍,能够使疏散风邪之力加强,充分发挥祛寒解表的功效;天宗作为一个手太阳经穴,可以宣散邪气;肩井通一身之阳,可以调理气机;而阿是穴在压痛点或病痛局部取穴,具有散寒止痛、运行气血、疏通经络的功效。在针刺的基础上,行艾灸治疗,能够祛风止痛、行气活血、舒经通络,使炎性反应减轻,使疼痛缓解,改善颈椎功能。同时,中药外敷采用“加味双柏散”,由薄荷、泽兰、侧柏叶、黄柏以及大黄等组成。大黄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使筋骨、肌肉气血通畅,使血运和代谢功能恢复正常;黄柏能够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具有抗菌、抗氧化以及抗炎的功效;薄荷能够疏风散热,使机体结滞之气疏散;泽兰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功效。全方共奏抗菌抗炎、祛瘀止痛、疏风散热的功效。此外,采用中药热敷的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强,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疗效,使症状减轻,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机制有待深入,今后应不断拓展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思路,要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做为着力点,采用更加严格、规范、科学的动物实验模型和临床研究,全面深入探讨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使其在临床上更好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陆孝成,刘小亚,张光正.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2):109-111.
[2]李贞晶,瞿昱,孟宪忠.针刺结合家庭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12):1323-1324-1325-1326.
[3]詹炜祎,陈建华,刘光明,杨佳裕,季伟,李辰,邵铮,蒋恩宇,孙波.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文献杂志,2019,37(06):68-71.
[4]张先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推拿治疗的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2):72-73.
[5]胡波.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4):3964-39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