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杨菲菲
[导读] 目的:探究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分析。

        杨菲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友谊医院超声科835000
        【摘要】目的:探究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分析。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10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病灶大小进行分组,小于3mm为对照组,大于等于3mm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和影像特征血流信号、病灶深度、外形、钙化和纵横比。结果:两组回声情况、回声均匀和内部回声情况比较无差异,病灶直径与强回声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超声特征血流信号和病灶深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影像超声特征外形有差异,钙化与纵横比无差异(P<0.05)。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超声影像检查,可以明确病灶大小和外形,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
        【关键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像特征;回声情况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特殊部位,主要是由于剖宫产等盆腔手术中子宫内膜碎片散落在腹壁切口内并植入其中所致。腹部切口瘢痕皮下深部脂肪层或肌肉层可见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大小和内部回声可能因月经周期而略有变化[1]。为探究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10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0),对照组5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45岁,平均(39.23±6.15)岁,最短病程为2个月,最长病程为10个月,平均病程为(6.07±1.23)个月;最轻体重为44kg,最重体重86 kg,平均体重为(65.51±6.05)kg;观察组35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年龄为55岁,平均(38.95±6.96)岁,最短病程为2个月,最长病程为9个月,平均病程为(6.20±1.08)个月;最轻体重为44kg,最重体重85 kg,平均体重为(65.62±6.12)kg。比较两组资料具有可分析性(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可以进行沟通交流,②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患者,②排除患者心脏疾病患者,③排除传染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检查时发现病灶之后,对患者的病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观察,主要是血流信号、病灶深度、外形、钙化和纵横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病变的血流信号。脉冲重复频率为5cm/s,取样包含病变及其周围1cm。在结节边界外0.5cm范围内选择血流信号最强的部位做切面。由两位超声医生同时诊断,必须在两位医生达成共识后进行统计和分析[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回声情况,主要包括病灶大小、回声情况、强回声、回声均匀和内部回声。
        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影像特征血流信号和病灶深度。
        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影像特征外形、钙化和纵横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超声回声情况比较
        两组回声情况、回声均匀和内部回声情况比较无差异,病灶直径与强回声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超声影像特征血流信号和病灶深度
        观察组超声特征血流信号和病灶深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超声影像特征外形、钙化和纵横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影像超声特征外形有差异,钙化与纵横比无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子宫腔表面。如果由于某些因素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就会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为良性病变,少量会发生恶变。如果患者怀孕,异位子宫内膜可能有蜕膜改变[3]。异位子宫内膜虽然生长在其他组织或器官中,但与恶性肿瘤的侵袭不同。超声影像检查无需患者进行憋尿,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并且检查结果准确,不会因为患者自身体重、腹部疤痕等因素影响检查结果[4]。
         本文研究结果两组回声情况、回声均匀和内部回声情况比较无差异,病灶直径与强回声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超声特征血流信号和病灶深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影像超声特征外形有差异,钙化与纵横比无差异(P<0.05)。采用超声检查可以快速准确检查患者病变的情况,减少检查时间,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与王静[5]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超声影像检查,可以明确病灶大小和外形,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江丽, 葛群.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14(05):536-538.
[2]杨晓霞, 杨晓丽, 段冉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003(016):171-172.
[3]周婉, 秦海英, 陈群. 超声造影评价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 297(17):108-111.
[4]张旭.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20(45):124-125.
[5]王静, 王宗明, 钟必武.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 028(008):1845-1846,18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