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药学作用机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张嘉茹 刘雅楠
[导读] 目的:讨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药学作用机制。
        张嘉茹 刘雅楠
        延安市人民医院 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摘要】目的:讨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药学作用机制。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与研究组(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各60例,观察指标:疗效、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共有58例有效,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共有46例有效,有效率为76.67%,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共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共有1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学作用显著,可明显增强治疗疗效,且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高血压
        老年人高发性慢性病之一为高血压,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使得极大的转变了其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致使高血压患病群体数量与日俱增。部分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病情存在错误认知,且未能进行专业化的干预及处理,认为此病是年龄增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一种疾病[1]。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2],高血压病症预后不良,很容易引起不良严重性并发症,致使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以致于严重性损害其生命健康。应以科学的手段诊疗此病,稳定血糖水平,优化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对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120例高血压患者分组后接受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后的药学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3月-2021年3月,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二组患者基本资料经对比后符合对比研究要求:对照组中男/女:38/22,年龄:(67.9±4.8)岁,病程:(5.2±2.3)年;研究组中男/女:39/21,年龄:(67.7±4.5)岁,病程:(5.3±2.4)年。入选标准:满足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研究药物过敏;并发精神系统、呼吸系统、脏器功能障碍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因其他因素引起的高血压;哺乳期、妊娠期;非原发性高血压;配合能力差。
        1.2方法
        对照组: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1)小剂量氨氯地平:每次2.5mg,每日1次;(2)氢氯噻嗪:每次25mg,每日2次。
        研究组: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1)小剂量氨氯地平:每次2.5mg,每日1次;(2)替米沙坦:每次40mg,每日2次。
        两组患者共接受治疗2个月。期间指导患者低脂、低盐饮食,多食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每日适当进行运动,但需控制好运动强度,可正确合理用药,每日监测血压水平,出现血压波动不定情况后,及时向医师进行汇报,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积极预防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疗效、安全性。(1)疗效:以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幅度进行疗效指标的判定,若这两者指标降低幅度分别>30mmHg与10mmHg时,即可认为显效;若这两者指标均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分别<30mmHg与10mmHg时,即可认为有效;不能满足以上标准认为无效[3]。(2)安全性:统计治疗2个月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症状、头痛或头晕、心慌。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计算,P<0.05判定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疗效比较
        研究组共有58例有效,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共有46例有效,有效率为76.67%,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安全性比较
        研究组共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共有1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得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分析此项研究取得如此优势的原因为: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降压药,之所以小剂量应用此药的原因在于,对于高血压病症的治疗应遵循小剂量、有效性及安全性原则,服用此药后可对钙离子跨膜进入至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平滑肌作用进行选择性抑制,同时可与机体血管平滑肌产生直接性作用,以起到降低外周血管血压及阻力的效果。若大剂量用药此药,则极易引起不良反应,且长期大剂量用药下还会提高用药耐受性。替米沙坦为一种无激动活性及高选择性的受体拮抗剂,应用此药后可对AT1产生明显的拮抗作用,且不会受机体内缓激肽、其他受体的影响,可有效减轻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损害[4]。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下将发挥协同降压功效,氨氯地平可利用替米沙坦在不经过过滤血消除作用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因血压控制不良而引起心血管不良疾病的发生,使之在产生良好降压效果的同时,保护患者的各脏器及血管,提高治疗预后水平,此外,这两者药物用药下基本不会产生严重副作用,易于患者耐受,安全性较高。
        总结: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学作用显著,可明显增强治疗疗效,且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战玉红.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4):168-170.
        [2]闫丽.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0):158-160.
        [3]徐守平.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5):116-118.
        [4]张建波.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20,26(25):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