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期间的干预性护理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陈雨菲
[导读] 目的:为提升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研究了干预性护理方法在其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期间的临床应用效果。
        陈雨菲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为提升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研究了干预性护理方法在其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期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现将2018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文中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所有纳入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病例数均有21例,围术期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配合干预性护理,将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给予研究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后各指标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改善较为明显,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患者的疼痛程度也减轻,最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指标差值计算后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期间开展干预性护理服务,能够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良好提升,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使患者术后身体得到良好恢复。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干预性护理;临床效果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高发的男科疾病,而前列腺电切术是目前临床针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常采取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佳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但因此类疾病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其身体耐受性均较差,加之受病情影响患者心理状态较差,因此会使临床手术难度增加,若护理不当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2]。为提高该病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研究中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期间开展干预性护理的临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详情见下文。
1资料和治疗方法
1.1基础资料
        筛选我医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接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将所纳入患者分成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值为(68.5±5.2)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均值为(68.0±5.3)岁,两组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后显示(P>0.05)临床可比性存在。
        纳入标准:(1)所纳入的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标准;(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语言沟通能力正常、智力正常;(4)无手术禁忌症;(5)所有参与治疗的患者和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进行详细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先天性语言或智力功能障碍的患者。(2)存在严重传染性疾病患者。(3)存在精神类疾病及护理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4)存在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和肝肾脏器功能病变患者。(6)无法积极配合整个治疗过程的患者及家属。
1.2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采取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围术期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则采用干预性护理,(1)认知教育:耐心告知患者手术流程、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康复效果等,耐心对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及心理疏导,提升患者的认知度,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提升患者的手术依从性。(2)意向转移镇痛:术后通过语言交流、收听音乐以及看书看报等非药物镇痛护理,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的目的。针对疼痛严重者可遵照医嘱给予相关药物进行镇痛处理。(3)康复护理: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并定期调整体位和拍背排痰,使患者呼吸保持顺畅;同时要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康复期间的卫生护理,减少感染现象发生;及时掌握患者导管使用情况,做好各项导管的固定处理,避免发生导管堵塞、折压以及脱落现象;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饮食计划,饮食要采取少食多餐,营养均衡为主;早期根据患者身体恢复状况,进行床上被动式锻炼,要耐心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下活动,以便提高身体恢复速度。
1.3观察指标
        运用调查问卷表的方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10分为单项指标总评分,指标改善越好评分越高。记录术后组间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并对比。患者的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VAS)量表进行评定,总评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两组计量数据资料运用(±s)描述以及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n(%)/x2检验,当数据之间差异性显示P<0.05则证明达到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值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发生的并发症概率较低,两组指标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讨论
        近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致使临床接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人数明显上升。人工前列腺电切术是临床治疗该病患者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通过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虽然该手术创伤性较小,但手术依然会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一定影响[3],加之多数患者为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同时在受到麻醉药物刺激以及疼痛影响后,患者会存在焦虑情绪,进而会影响患者的配合度,最终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4]。所以,针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良好的临床护理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确保手术效率及康复效果。为此,本文对其患者手术期间开展了干预性护理服务,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是通过开展认知教育,提升患者的认知度,通过语言交流及鼓励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进而增强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手术安全性[5];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开展药物镇痛护理以及物理镇痛护理干预,能够及时控制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疼痛产生的应激反应;并加强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效果[6]。
        通过以上结果表明,对于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期间开展干预性护理服务,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患者配合度及促进术后康复起着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义兰.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20,10(9):198-199.
[2]李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30):154-156.
[3]张俊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08):189-190.
[4]薛瑞庭.精细化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v.52(02):97-98.
[5]吕小英.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7):3024-3026.
[6]冉琴,江璟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J].健康前沿,2019,028(003):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