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肌钙蛋白I、CK-MB及B型利钠肽前体的同时检验结果评估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张志华
[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同时检测cTnI(心肌肌钙蛋白I)、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及PRO-BNP(B型钠尿肽前体)的检测结果在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张志华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检验科,广东 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同时检测cTnI(心肌肌钙蛋白I)、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及PRO-BNP(B型钠尿肽前体)的检测结果在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4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5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AHF组,以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为依据,分为Ⅱ型32例,Ⅲ型26例;按患者住院治疗结果分为好转组33例,恶化组25例。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8例为健康组。分别比较入院时所有受试者的cTnI、PRO-BNP和CK-MB水平。结果:AHF组入院时的cTnI、PRO-BNP和CK-M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AHF组Ⅱ、Ⅲ级患者的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患者cTnI、PRO-BNP水平高于Ⅱ级患者(P<0.05);好转组的cTnI、PRO-BNP和CK-MB水平明显低于恶化组。结论:在AHF的病情与预后与cTnI、CK-MB和PRO-BNP水平间具有紧密联系,临床可同时检测cTnI、CK-MB和PRO-BNP水平对AHF的预后进行评估。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CK-MB;B型利钠肽前体;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AHF)即患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心脏功能改变,并且解剖结果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心室射血和充盈障碍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可由心脏原有或新发的疾病引起[1]。同时,AHF还是临床各类心血管疾病发展至严重或终末阶段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2]。AHF的发生常伴有肺水肿、肺淤血、组织灌注不足、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AHF常常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的特点,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准确预测评估AHF的预后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研究表明,cTnI、CK-MB和PRO-BNP指标水平与AHF的预后存在密切联系,基于此,本文选取AHF患者和健康者各58例为对象,分别比较其cTnI、CK-MB和PRO-BNP指标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选自2020年2月~2021年4月,对象为该时期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8例AHF患者为AHF组和同期于此体检的健康者58例为健康组。AHF组中男29例,女29例;年龄39~78岁;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Ⅱ型32例,Ⅲ型26例;按患者住院治疗结果分为好转组33例,恶化组25例。健康组中男29例,女29例,年龄39~78岁,体检结果表明健康组患者组未存在影响cTnI、CK-MB和PRO-BNP指标水平的因素。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对比(P>0.05)。
1.2方法
        入院时,分别采取所有受试者2ml的肘静脉血,采取完毕后静置半小时,时候进行离心操作,离心速度设置为4000r/min,离心时间持续10min,将血液中的血清分离出来,并放置于Eppendorf试管中,将其保持于超低温冰箱(-80℃)中。通过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CK-MB指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和PRO-BNP指标,b型钠尿肽前体参考范围为<250.0 pg/ml,CK-MB小于等于25U/L,肌钙蛋白I<0.100ng/ml。
1.3观察指标
        比较AHF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与健康组患者的cTnI、CK-MB和PRO-BNP指标水平;分析好转组与恶化组AHF患者的cTnI、CK-MB和PRO-BNP指标水平;分析cTnI、CK-MB和PRO-BNP水平与AHF预后间的联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对比分析所有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以t、x2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NYHA分级患者与健康组cTnI、CK-MB和PRO-BNP水平比较
        与健康组比,入院时AHF组患者的cTnI、PRO-BNP和CK-MB水平明显较高(P<0.05);AHF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中,CK-MB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患者cTnI、PRO-BNP水平较高(P<0.05),见表1。

2.2不同治疗结果患者的cTnI、CK-MB和PRO-BNP水平比较
        住院治疗期间,依据不同预后结果将AHF组患者分为好转组及恶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nI、CK-MB和PRO-BNP水平,结果表明,好转组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的恶化组,见表2,P<0.05。


3.结论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心力衰竭能在短时间内致使患者心功能恶化,引发肺水肿、肺动脉高压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其还会导致患者多器官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引发患者死亡。由于AHF具有较复杂的发病机制,其预后效果通常无法达到预期,因此为AHF的预后进行预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种生化指标中,PRO-BNP是心脏神经及激素中的一员,由人体心脏合成分泌,不仅能够有效调节人体水钠代谢,还能抑制醛固醇系统并扩张血管。有研究表明,PRO-BNP高于100ng/L可表明心功能受损[3]。cTnI主要于心肌细胞中显现,能有效调节心肌收缩功能。经研究,AHF患者体内的cTnI水平会随着病情发展而提升,因此可用于AHF的检查中,同时有利于细微心肌损伤的检测。而CK-MB同样是检测心肌损伤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选取AHF患者和健康者各5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入院时其cTnI、CK-MB和PRO-BNP水平,结果表明,AHF组cTnI、PRO-BNP和CK-MB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AHF组中,Ⅲ级患者cTnI、PRO-BNP水平明显高于Ⅱ级(P<0.05);同时,好转组的cTnI、PRO-BNP和CK-MB水平明显较低(P<0.05)。
        综上所述,cTnI、CK-MB和PRO-BNP的共同检测能有效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及孟,李光智,余洪,等.破格救心汤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BNP、CK-MB和cTnI水平的影响[J].重庆:中国中医急症,2019,28(9):1524-1527.
[2]黄丽,张清潭.高敏心肌肌钙蛋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学综述,2019,25(7):1370-1374.
[3]李雄伟,董俊丽.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及血清脑钠肽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者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J].山西:实用医技杂志,2020,27(5):594-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