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钟志娟1 许坚锋2通信作者 郭国威2 杨永强2 尹晓卓2
[导读]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钟志娟1 许坚锋2通信作者 郭国威2 杨永强2 尹晓卓2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检验科 广东 珠海 519015 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检验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通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其结果变化在预测评估CHD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诊治的CHD患者中筛选73例(试验组)与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相应血清指标检测,分别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的HCY、UA及LDL-C的浓度。结果:CHD对照组血清指标的结果均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HD患者Hcy、UA及LDL-C的水平与CHD的发生与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可用于CHD的危险性评估,为临床医生治疗和干预、诊断疾病提供可行的实验依据参考。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CHD)是一种严重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在现代中国,心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病例不断上升[1],而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冠心病是[2]。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脂异常均可导致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在CHD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3]。本研究探讨CHD患者血清Hcy、UA及LDL-C的变化特点,旨在为疾病早期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73例于2019年11月到2021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检验科治疗的CHD患者为试验组。其中男性44例,女性29例;年龄从39~86岁,平均(67.7 ± 11.0)岁。选择同一时期到本院做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73例为对照组。包含30例男性以及43例女性,年龄 25~72岁,平均(44.8 ±7.3)岁。试验组的入选标准: ①确诊为冠心病且临床资料完备; ②诊断的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版)。对照组纳入标准:体检基本无异常结果、相应资料完备。排除标准: 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病患者及慢性肝肾脑病患者等。
        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重、吸烟等一般资料情况经比对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标本采集与方法:清晨抽取入选对象的空腹静脉血4ml,经高速离心机3500转离心标本10分钟。测定Hcy、UA及LDL-C的浓度。测定Hcy采用的是速率法,测定UA及LDL-C采用的是酶比色法。
1.2 仪器与试剂:Hcy项目的检测采用科方公司的试剂、质控与校准品,而测定UA、LDL-C则由罗氏公司提供的试剂、质控与校准品。严格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使用罗氏大型生化分析仪702进行标本检验。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 则意味着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Hcy、UA及LDL-C水平的比较:
        对照组血清各指标的水平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1。

3讨论
        CHD是由于人体内脂肪过度积累从而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发血管腔狭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血脂异常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LDL-C的升高能导致血管斑块形成,增加了栓塞风险;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Hcy,当Hcy大量产生时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刺激机体大量分泌炎性因子,导致炎症反应,促进多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UA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常用于检测痛风。UA水平上升会加剧血小板的聚集,诱发动脉硬化,促成血栓[4]。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UA有关[5]。冠心病诊断在目前多使用冠状动脉造影,不过其对早期的冠心病诊断意义一般,且存在一定的创伤性与危险性。假如将Hcy、UA及LDL-C这三个指标一起作为CHD 诊断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支持,特别是对CHD患者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协助价值,对CHD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极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发展有重大关联,上述血清指标可当做造成CH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CHD的诊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根据。临床上应密切关注监测这些指标的检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做到及早发现诊断、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 34( 3) : 209-20.
[2]王宇彬,吴永健.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防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 ( 12) :        1239-1241.
[3]Mansoori I,Mathur R,Devgarha S,et al.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surgical outcomes of variou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at tertiary care center,SMS Hospital,Jaipur,Rajasthan,India[J]. Heart India,2019,7( 4) : 160-164.
[4]郑康鑫.血清胆红素检测与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J].深圳中 西医结合杂志,2 0 1 9,2 9(2 3):8 7 -8 8 .
[5]余飞.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变化与诊断价值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 0 1 8(1):1 1 0 -1 1 1 .



作者简介:钟志娟,大学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生物化学
通信作者简介:许坚锋,大学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生物化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